记者| 苗艺伟
随着疫情形势趋向好转,上海各行各业复工复产提速扩面。
作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齐备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1700多家各类持牌金融机构。其中,外资保险公司(包括中外合资)超过20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众多主流国际保险机构在上海都设立了子公司。近日,安盛天平保险、中德安联人寿、友邦人寿三家外资保险巨头接受了界面新闻采访,坦诚披露了当下公司运营情况和后疫情规划。
上述三家受访外资险企强调,不会因疫情减少在上海的员工规模。他们表示,短期“阵痛”无法动摇上海金融的基本盘,重申对上海抗疫和经济发展的信心。
中德安联人寿:短期“阵痛”动摇不了上海金融基本盘
中德安联人寿1998年进入中国并在上海设立总部,在中国11个省(市)展业,2021年11月,中国银保监会批准中信信托将其所持有的中德安联人寿 49%的股权转让给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转让后,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持有中德安联人寿 100%的股权,成为中国第二家外资独资人身险公司。
中德安联人寿方面透露,公司员工在位于上海的中德安联公司总部、上海分公司,以及上海地区的八家营销服务部远程办公,防控期间日常重点岗位保持正常运转。目前,公司暂无削减中国业务投入的计划,在疫情冲击下,公司将尽最大努力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中德安联相关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中德安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和业务持续性管理机制,各业务系统、工作流程随即切换至远程办公模式,确保经营管理不断档,承保、出单、理赔、客服等各项职能正常运转。
由于线上业务处理需求增加,客户服务电话中心增设紧急灾备坐席10个,支持客服人员居家办公期间接听客户来电,借助“安联在线”、“安联E家”等数字化创新工具,个险渠道客户在线就可提交不受金额限制的医疗险和重疾险理赔申请。同时,所有涉及新冠疫情相关的理赔申请均开通绿色通道。公司资金收付费平台均实现远程自动进行,确保所有保险利益支付正常运行,客户利益不受影响。
同时,早在3月,中德安联在“安联在线”服务号重启抗疫义诊平台,集结权威公立医院医生,在线为公众提供7*24小时免费问诊服务,并面向上海地区的员工、营销员和客户,推出《共抗疫情 守沪家园 居家隔离健康手册》,分享实用抗疫保障信息,鼓励每一个人积极采取行动,保护好自己的身心健康,更为他人提供帮助。
面对此轮上海疫情,中德安联表示,在一系列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下,上海主要金融基础设施运行稳定,短期的“阵痛”动摇不了上海金融的基本盘。
上述负责人称,上海市人身险市场原保费收入自2018年起保持了近10%的年均增速,预计2022年上海市场仍将持续稳步发展,释放市场活力。此外,2021年多家外资金融机构在上海获批筹建或开业,外资机构的集聚效果在2022年将进一步凸显,外资金融机构将借助其国际化背景,精准定位差异化的市场需求,优化市场供给能力。
他还表示,一方面,疫情催化了主动健康管理的理念,提升了全民风险和保险意识,消费者逐渐认识到风险保障的不足,并考虑进行保险配置,尤其在健康险市场,包括医疗险、护理险、失能险等各类产品的供给将更加丰富,这对保险公司的发展是利好;另一方面,疫情冲击了居民收入和消费,部分企业及个人客户面临较大经营和经济压力,现金流紧张,或对保险消费力水平的进一步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安盛天平保险: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保险”力量
安盛天平保险前身成立于2004年,在15年后的的2019年12月,法国安盛集团从国内股东手中完成收购剩余50%股权,安盛天平平自此成为中国首家外资独资财险公司。
目前,安盛天平保险在中国23个省(市)经营业务。截至2021年,安盛集团已经在中国内地累计投资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安盛天平保险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期间,公司始终将员工的健康安全放在公司的首位,除个别驻场人员外,上海地区员工全部居家办公,通过远程办公软件和平台确保业务的可持续性,但公司重要岗位保持正常运转。
安盛天平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之际,身为本土保险行业的一分子,安盛天平快速响应,向客户开启全天候在线理赔通道,通过设置在线理赔专员,简化理赔流程等方式,确保客户服务的可持续性。
作为健康保障领域的专家,安盛天平携手未来医生等业界伙伴,面向公众开放7*24小时的免费在线医疗咨询服务,帮助市民应对因疫情筛查与闭环管理所带来的不便;安盛全球健康险(中国)联合和睦家医院,共同推出了线上医疗咨询服务,为民众多添一份便捷的安心保障。此外,安盛天平也通过全国的车主俱乐部,开展了针对私家车的防疫宣导工作。
该负责人称,有理由相信在卫生防疫部门的引导下,通过市民及各界有识之士的配合和努力,一定能尽快阻断传播,恢复正常流动与出行。同心抗疫,守护健康,安盛天平也将持续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保险”力量。
疫情大考将加速保险行业转型
多位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疫情对人寿保险行业的即期影响主要在于无法开展线下营销、展业、获客,希望政府可以提供类似于税收减免、减免房租、减免社保缴费等措施。
还有险企负责人表示,期望政府可以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需要,出台综合扶持政策,不仅在刚性支出方面给予企业优惠,更提供企业复工复产所需的便利条件,公司也将积极响应和配合政府号召,做好复工复产准备,期待早日恢复良性运营。
上述三家受访外资保险公司强调,不会减少在上海的员工规模。值得一提的是,以中德安联人寿为例,甚至还在疫情期间发布了针对上海地区的招聘计划,明确将在上海继续扩大投资。
此外,中德安联保险还指出,保险行业受到疫情考验,未来,效率和生产力再次成为保险公司战略的焦点和重点,倒逼险企将降低成本和数字化投资的目标与提高生产力相匹配,并重新评估资本支出优先级。
因此,公司将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化企业,推动行业进入更高能高效的时代,如数字化赋能销售、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互动、自动化顾问等,同时,加大对基础数据、云平台和网络安全能力的建设没,继续推动传统营销员模式转型,从“人海战术+产品”,向“精耕细作”、注重队伍建设和真正落实以客户为中心转变。公司将按既定计划,加速推动业务平台的恢复,同时,针对疫情催生的新型保险需求,结合安联集团的百年全球风险管理经验,设计开发出更多创新型的保险产品。
友邦人寿:困难是短暂的,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基本面不改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美资保险公司之一,友邦人寿2020年获批将其上海分公司改为外资独资人寿保险公司,这也是中国首家外资独资保险公司,已在中国8个省(市)经营。
友邦人寿2021年的保费收入为465亿元,资产规模达2285亿元,是对中国投资额最高的外资保险公司之一。
友邦人寿向界面新闻表示,目前公司员工和营销员均线上做急需的工作处理,营销员的销售行为非常有限,客户服务不能满足线下作业。
不过,友邦人寿称,疫情影响并不会丧失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友邦人寿首席执行官张晓宇近日表示:“当前,国内外仍旧面临着世纪疫情反复所带来的经济波动和不确定性,但是我们相信困难只是短暂的,我们有强大的信心,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他表示,从1992年回到“老家”上海,成为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获发个人人身保险业务营业执照的非本土保险机构之一,到2020年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外资独资人身保险公司”,友邦始终是中国金融业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获益者。近年来持续迸发的健康与养老等保障需求、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与监管法规、具备延续性与确定性的经济发展势能,让友邦人寿对在中国内地的经营拓展、持续深耕更具信心。
张晓宇称,中国政府积极抗击疫情,通过科学、公开、透明地精准施策,采取了一系列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维护了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在当前疫情波动的压力面前,中国社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情况、新挑战,包括友邦人寿自身在内的企业也是身体力行参与抗疫行动,为稳定秩序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