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从厢房的阁楼上拿出一个锦缎镶面的紫檀木盒子,从盒子里拿出一些片状的银虎耳草,就着阳光,蹲在人鱼烛旁边慢慢地擦拭。
遥远的门外传来伙计的叫声:“老板,我在西湖边买了刚摘下的鲜莲蓬,快来尝尝!”
老板面无表情地走出门。
伙计立刻切换成话痨模式:“老板,今天什么日子啊?哑舍这么暗?你在鼓捣些什么啊?哇,这么多银叶子,你在炫富啊!”
老板一阵默然,对嚼着莲米的伙计说:“听故事么?”
民国初年,湘西沱江岸。
“爷爷!你怎么了!醒醒啊,爷爷!”女孩的泪流个不停,老人却没有再睁开眼睛。
几天后,杨马兵坐在眼眶下依然有泪痕的女子身边,小声地说:“翠翠啊,人死了不能复生,千万想开啊。”
“知道了,杨爷爷。我要帮爷爷撑船。”
夜深人静,翠翠回到空荡荡的家中,除了爷爷的灵台,最显眼的不过是一大把搁在灵台边早已枯萎的虎耳草。翠翠走到虎耳草面前,虔诚地抚摸它们,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翠翠除了撑渡船,偶尔也学着爷爷,上山寻几把虎耳草。有时,她会呆呆地望着那些翠茸茸的草。
爷爷告诉她,虎耳草有石荷叶、狮子耳、耳聋草、金丝荷叶、金丝吊芙蓉、金线吊芙蓉等二十几个别名。它为什么有这么多名字呢?因为它是一种贱草,没有太多人把它当一回事,遇到急时,才想起它的存在,也就凭着它的相貌随口取个名字。可它到底管用,可以清热解毒。熬汤喝了,能治小儿发热,咳嗽气喘;捣烂外敷,能治中耳炎、耳郭溃烂、疗疮、疖肿、湿疹。
但虎耳草任凭怎么养着,过不了几天,就会枯萎。每次看着枯萎的虎耳草,翠翠就会流泪。怎样让虎耳草不枯萎呢,她想了很久。一天,老磨坊主的女儿回娘家,翠翠给她摆渡,那女子头上插着一株银质的桃花,很是妩媚。翠翠心里一动。
于是,她不再拒绝好心人丢在渡船上的过渡钱,她将它们放在一个竹筒里,到春节大雪封山,河面上结满冰,再也没有过渡人时,她就来到镇上,将钱换了上等好银,让银匠打成一枚枚虎耳叶子。几年下来,翠翠有了一大盒银虎耳叶。
公元二〇〇八年五月,邻省的汶川地震,部分灾民尚未待到大规模赈济来到,自发流落到了湘西,翠翠摆渡的任务加重了,也少有人随意扔下摆渡钱。她知道不是灾民吝啬,是他们确实身无分文,而且都在挨饿。
翠翠不慢怠他们,也不多说什么,只是开始做一件事,将那些银叶子发给其中一些奄奄一息的灾民,并告诉他们,上岸就是凤凰县城,那儿作兴银饰,可以随时换到吃食,或者被褥什么的。有灾民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笑笑,不回答。
灾民随着大赈灾的到来,渐渐减少了,银叶子也在盒中见了底,后来,只剩下了最后一片了。
这日,翠翠抵达岸边,一个穿着破旧橙色T恤的中年男子上了船,男子的破草帽拉得很低,盖住了眉心,只看见他歪向一侧的半个下巴。他是个残疾。
翠翠像往常一样,递出了一片银叶子。她终于开口:
“你认识一个叫傩送的人吗?”
“嗯。”
“他现在怎么样了?”
翠翠的语速急促。
男子脸上的悲戚一闪而过:
“死了。”
翠翠头脑中一片空白。
过了许久,翠翠道:
“怎么死的?”
男子吐出三个字:
“淹死的。”
“沱江吗?”
“金沙江,都江堰附近。”
船到岸,男子离开。
“那个男子就是你。”伙计道,“你为什么选择离开?”
“你看我的脸,为撬开一块预制板救一个女童,房子第二次垮塌,眼睛砸掉了一只,下巴只剩半边了。”老板说,然后摇摇头,“从此后,我开始去各地回收她散出去的虎耳草,以银行两倍的价钱……”
老板将装满虎耳草的盒子盖上,藏人厢房阁楼。
伙计嘀咕:“没想到《边城》里竟是真故事。”
哑舍今天真的很暗,哑舍里的古物,每一件都有自己的故事,沉淀了许多年,至今无人倾听,但是它们还是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