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我们所推送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新浪微博:四川新闻妹
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处理,谢谢!
更多资讯或新闻爆料 VX ceodaily1988这个时代,需要为环保呼唤出一批造势者,而这批人里,很多会成为炮灰,但总会出现一个英雄。
他披荆斩棘,光芒万丈,用一腔热血带领人们走向更好的未来,至于那个英雄是不是自己,谁在乎呢。
作 者:城妹s
图 片:东方IC
本文转载授权自开始吧旗下自媒体:
一人一城(ID:yirenyicheng01)
这两天,我们度过了疯狂的“双11”。
21秒破10亿,2分05秒破100亿,1小时47分破1000亿,全天成交2135亿。比起去年的1682亿,又向前跨了一大步。
然而,这个举国同庆的日子,对地球来说,却是严重的负担。
据国家邮政局预计,今年“双11”包裹将超过18.7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25%。每一个包裹,除了里面的商品外,外面基本都会套一个塑料袋。而这些塑料袋,在你拿到包裹的时候,就彻底沦为了不可降解的垃圾。
它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消失,而是静静的存在于地球的某一个角落。
也许是占着一片肥沃的土地;也许成了蔚蓝大海里“点缀”;也许被烧成了浓浓的,散发着恶臭的黑烟;也许,化成了小颗粒,出现在某个生物的肚子里。
它正在侵蚀我们的生活,给了一点点便利的甜头,就轻松成为了这个世界无法清除的一部分。
就算有海洋少年Boyan Slat,有环保设计师黄谦智那又怎么样呢?世界有70多亿人,每个人产生的塑料垃圾加起来,哪是两个人可以化解的。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能为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去做些什么,在遇见这个女人后,城妹似乎有了新的方向......
谁是王曦?
在做“蔚路循环”之前,王曦和大多数女孩儿一样,爱美,爱笑,一头长发飘飘。
这颜值,任谁看了,都难免会对她生出些好感。更何况,她还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高材生。
但见到她时,城妹却是没认出来。2年艰难的环保创业经历,让这个女人早已褪去了照片上的稚嫩,外貌和谈吐都能清晰的感觉到,她成熟的变化。
创业前的王曦
曾经的王曦,不夸张的说,是很多人羡慕的天之骄子。
读名校,进外企,在北京生活了两年之后,便去了美国深造。这段时间里,她成了凤凰科技和“36 氪”的特邀海外记者,采访了Airbnb、Gopro等知名公司的创始人。
还作为央视大型纪录片《创新之路》的特邀海外研究员,对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进行了一次专访。
然而,就在别人眼红还来不及的时候,她却离开了光明,转身和又臭又脏的垃圾杠上了。
王曦和扎克伯格
垃圾的去向,是王曦从小就好奇的问题。
在别的小朋友都还在看动画片,跳皮筋儿的时候,她却在想,这些臭烘烘的垃圾,清洁工叔叔会把它们运去哪里呢?
就这样好奇了十几年,直到上大学的时候,才有机会去探索其中的奥秘。比如,她就曾跟着拾荒者们,到北京的东小口研究垃圾的源头和去向。
北京东小口垃圾村(东小口:曾经北京拾荒者的聚集地)
这段经历,给王曦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在繁华的紫禁城,竟然还隐藏着如此庞大的垃圾帝国。
从那天起,她成了一个彻底的环保达人,不吃外卖、不网购,甚至要求自己做好垃圾分类。
可就算这样,她发现,能改变的,也只是沧海一粟。
去了美国之后,王曦接触到了各界名人,在访谈中,她发现,这些传奇人物开始创业的原因,要不是他们某一个好奇心,就是因为想解决什么问题。
这个发现让王曦开始思考,自己能做什么,“环保”两个字几乎是瞬间浮现在脑海里。
但比起让人们产生欲望,这个要让人去解决问题的事,可是万分艰难。
王曦与GoPro 创始人 Nick Woodman
1.我们到底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要做“环保”,首先就要清楚,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
早在2016年,一部英国纪录片《塑料海洋》公映的时候,人们就应该意识环保的重要性。
影片一开始,几乎与所有纪录片异曲同工,抛出一组骇人听闻的理性数据——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倾倒进海洋;海洋中塑料碎片的数量多达5万亿枚;据科学预测,到2050年,海洋里每3公吨的鱼就有1公吨的塑料;到2050年,塑料的重量将会超过鱼类。
(图:SWNS.com)
而接下来的画面,就远没有那么理性了。
人们发现一条巨大的鲸鱼死在了沙滩上,死因不明,于是人们解剖了它的身体,却发现一块六米长的塑料布堵住了它的消化系统,鲸鱼死于食管堵塞……
(图:纪录片《塑料海洋》截图)
北京五环、六环之间,上万平方米的垃圾场数不胜数。
有位名叫王久良的摄影师曾走访了这些垃圾场,并在谷歌地图上用黄色标示出垃圾场的位置。于是有了下面这幅「垃圾围城」的壮观画面。
2.我们能做什么?
看完这些报告的王曦发现,环保事业实在是太巨大了,靠她一个人,想解决所有的问题根本不可能,只能先从一个品类开始做起。
而塑料作为最严重的污染源,成了她的第一选择。
找到方向的王曦,瞬间充满了动力,开始研究各种和塑料垃圾有关的事情。一次性餐盒、塑料杯、购物袋.....这些都已经被人们熟知。
唯有一个东西,它早已融入了你的生活,却从没被注意到过,那就是——快递塑料袋。
王曦在调研驿站的垃圾
王曦调查发现,除了“双11”期间的数据之外,在整个2017年,中国快递共消耗近200亿个快递塑料袋。
她说,这些快递塑料袋,围着地球赤道可以绕280圈。把它们一个个摆好,可以摆满一个足球场那么大,14000层那么高的大厦,而中国最高的大厦也就100多层。
但更可怕的是,这些都无法降解,只能自欺欺人的将它烧成灰,埋进土,或是扔向大海。
触目惊心的数据,更坚定了王曦要做环保事业的决心。
2016年4月,王曦回国,开始为她的环保事业做准备。但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差点卡了壳儿。
在网上随便一搜,就能直到快递塑料袋的价格——几分钱。看到这个数字,王曦有些崩溃。
一包100个,一个4分钱
想要取代一个东西,那么你必须要有更好的东西去替换。无非也就两点:要么,成本更低;要么,有附加值。
但是,一个几分钱的快递塑料袋,几乎不可能再找到比它价格更低的替代品了。而它的作用,也仅仅只是保证包裹的完整性,那附加值又从何说起呢?
想到这些,王曦开始质疑自己的决定,这件事情,好像不可能完成。
创业前的王曦,笑容明媚
在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找了很多朋友去探讨和研究这个问题。她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个事情,不仅不能放弃,而且还要彻底解决。
于是,筹备了大半年之后,12月份,“蔚路循环”计划正式启动。
蔚路循环是什么?
“环保是一个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如果做公益,用不了几年,就会销声匿迹。”
在聊天的过程中,王曦和城妹强调了很多次,“蔚路循环”不是公益,而是商业行为。
在这个热衷于给自己戴上“公益”和“慈善”的面具,以更好的借口来谋取利益的时代,她的话,让我很是诧异。
王曦的“蔚路循环”,是通过推广可循环使用的环保袋、并为它们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循环系统,来解决一年数百亿的快递塑料袋垃圾问题。
而且经过大半年的市场调研和一年多的产品研发,“蔚路循环”已经设计出可循环使用30~50次的环保循环袋,和方便消费者归还的蔚路循环桶。
它的原理是这样的:
蔚路循环袋材料的环保安全性可以达到瑞士蓝标认证(材料领域的奥斯卡奖),且生产过程中无三废(废气、废水、废渣)产生 ;
结构设计上,循环袋尽量保证不影响电商卖家的打包效率;消费者收到包裹后,可以轻松拆包并归还。
在循环使 30-50 次后,循环袋即使破损,也将被收集起来,要么作为回料再加工成新袋子,要么在堆肥条件下安全回归大自然,进而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环保。
但这个环保袋并不是免费的,作为消费者,你需要为循环袋缴纳一次性押金9.99元,并在每次归还时缴纳0.5元。
这0.5元,不止是环保塑料袋的
也就是说,当你决定使用“蔚路循环”的环保袋,那么就需要你完成两件事:
1.归还它。
2.为它买单。
当王曦说出这个理念的时候,城妹有些理解,她为什么说“蔚路循环”是商业行为了。
但就算理解了,也还是被吓了一跳,毕竟,活了20多年,我还没遇过,做环保要付钱的事儿。
王曦看出了我的疑虑,开始解释她这个“不讨喜”做法的原因。
2.到底应该谁买单?
在创业之初,王曦的理念刚说出来,就被周围所有的人打击的支离破碎。其中有很多都是已经成名的人。
“王曦,你不应该向消费者要钱,你应该向淘宝、京东这些大企业要钱。”在聊起这件事的时候,她的朋友和我有一样的想法。
但王曦却说,环保事业是需要可持续发展的。
讨论
要如何去解决一年数百亿,而且数量还在不停增加的快递塑料袋?
算个最简单的一笔账,一年200亿的快递塑料袋,环保成本是几毛钱,也就是说,我们一年要拿出几个亿的钱来做。
哪怕是马云来和我说,王曦,我支持你做这个项目,我拿我的钱给你做。他把他全部的身家都拿出来做,也就只能做10年20年。
换个角度来说,如果大家想要去做这件事,就不能用公益的心态去对待它。
而,如果商家同意付这个钱,那么就会因为成本增加而涨价。
也有很多人说,环保是国家的事情,但国家的收入,也来自于税收,如果国家来付这个钱,在已规划好的财政预算下,没有多余的钱去做这件事情,那么势必会增收一个新的税种。
所以,如果要去面对这个环保问题,那么必定需要所有人来承担,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不从消费起,我们就能清楚的知道,自己为环保花了多少钱,承担了多少责任 。
道理虽然是这么个道理,但也不代表人们接受就会为此买单。
在驿站帮忙捡包裹
3.被拒绝,可以习惯,不能妥协
刚开始向别人介绍“蔚路环保袋”的时候,王曦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行”。
比如,有的商家,听说要改系统,话都不让说完,扭头就走。
一些比较温和的商家,愿意听听她的想法。结果,在听见需要分别将普通快递,和由环保袋包装的快递,分别放好、发出时,立马变脸,推搡着将她赶了出去。
没人知道,也没人在意,这个不顾形象,甚至有些“讨好”的女推销员,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是采访过扎克伯格的特约记者,是年薪百万的金领。
研究样袋
在大学里做试点,用最常见的“奖励法”来测试:只要你归还一次环保袋,就可以随机抽一次0.1元~99元不等的红包。
然而,归还率不到5%。
讲人情,没人听;砸红包,没人信。最绝望的事莫过如此,你想要的世界,不管怎么努力,好像都来不了了。
在那段时间灰暗到,她叙述的时候,声音都有些哽咽。
空无一人的试点
经历了挫败的王曦没有放弃,一个个重新回访。
商家不同意,就自己做方案,解决他们的顾虑;学生不还袋子,就重新调整测试方法,取消奖励,直接告诉他们这个袋子是要买单的。
听起来没什么用,但实际却很有效果。
学生们归还袋子
用了王曦的方案,商家发现,原来分开包装和发放也不是那么难,再加上她的“难缠”,和环保的初衷,很多商家最后都愿意去尝试。
而学生们,在跳出了“计算投入产出比”的怪圈后,开始衡量0.5元和环保的价值时,王曦就知道,她能赢。
她想的没错,到现在,“蔚路循环”已经在包括浙大、杭州电子科技等14所大学有据点了。而环保袋的归还率,达到了75%以上。
一切似乎在慢慢变好,但还是会人说,她就是打着环保的幌子来圈钱。
面对这样的质疑,王曦说:“如果这是一件赚钱的事情,那根本轮不到我来做,任何一家电商,或是快递公司都比我更有资源。而且,如果想要做成一件事,但没有钱,只要求别人付出,就永远吸引不到人才。也就意味着,最难的问题,却找不到最一流的人来解决。这也是为什么,我说蔚路循环不是公益,而是一个企业。我对得起我自己的初心。”
今年快要过去了,2年的发展,“蔚路循环”已经成为了一个10人的小团队,在下沙租了一个两室一厅的老房子做办公室。
而这个哈尔滨姑娘,就住在其中一间房里,把生活也融入到了梦想中。
小区的门卫知道了他们的事,笑着说,等你们做大了,需要人守仓库,我去给你守啊!
王曦笑着答应,抬头望望天,看着正好的阳光,知道这前路还很难。
他们的办公室
我问王曦,你这样孤注一掷,就不怕失败吗?
她转头望向窗外说:“这个时代,需要为环保呼唤出一批造势者,而这批人里,很多会成为炮灰,但总会出现一个英雄。他将带领人们走向更好的未来,但至于那个英雄是不是我,谁在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