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问近思篇
梅子老师的生活篇
今夏融融莲 之五
午睡时忽然醒了来!陡然变暗的天色,大雨欲来的紧张与兴奋,现在,不过四十分钟,伏天继续,太阳的热力减了几分,融融堂是那么安逸——未见大雨倾盆,只蝉鸣几声!
睡莲,今天开了一朵,花茎,挺直离开水面。早上鱼儿争食的时候,方才大风、雨点忽起的时候,盛放半日、已在悄然闭合中的那支睡莲,在晃漾的水中央——不能形容的那种美和安逸……
今天,是第十届江苏书展闭幕日。因为一份“江苏省十佳阅读推广人”的荣誉,期待于本届书展的,便是对“阅读”与“阅读推广”的观念的自我审视......“我会把在文庙所做的阅读推广的五年回顾一下,”我对宋萌馆长说,“做一个12页的PPT。”
十二页的课件,是疫情里的“发明”:每周我所担任的《幼儿园课程与环境设计》的线上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框架”十二页;十二页的课件,也帮我说清楚了“画信是什么”,向苏州中学伟长实验班的初二学生们;十二页的课件,曾被我期待于对“阅读”概念的反省与分享,后来,这个期待,又被两页纸的对《苏州学记》的抄读和一长段的抄读后感所代替……
在书展之前,“文庙里的动与静”——七彩夏日里“苏州文庙府学的画信诗文游”呼之欲出,《苏州学记》乃其中重要的阅读文本。抄读《苏州学记》,承载了对江苏书展承办地自己的家乡苏州的喜爱,对源远流长的吴地文化和对学风深厚、教泽绵延的苏州文庙府学的仰敬之情!
美美跑来书桌上,舔毛时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我说安逸的就是了!实则,有书展的暑假,平添了几分忙碌,欲染书香,我想把自制小书带去书展,当我这样打算时,不久前刚刚歇笔的《疫情下读钱穆先生》成就了我自印书的新念想。
编辑大概花了两个白天,制作目录和封面,继而发往AO图文——这家承接我十年以上自印书理想的小店,到了这一天晚些时候,我就可以捧回香喷喷的自印小书了——守着书展的时间,我是在上周二和次日,守候了《疫情下读钱穆先生》上册,而在昨天和今天,守候了《疫情下读钱穆先生》下册,——新鲜出炉并携往书展……
书展期间,“重读了”疫情下我所经历的一百二十一天。因为文字,带人重遇那些日夜!神奇,文字的这种记录、保存和唤起的功能!所发生的,所经历的,首先要通过记录,成为文字;而书,是需要经过一段编辑之功;然后,书在手,需要一段时光和心境,这样才能对人身心发生作用!——关于阅读,我仿佛悟到此......
而读自己记录下来的时光,有一种自我发现……连贯地,在一段时间里知会自己,特别在情绪上,在自己对待情绪事件的当时反应上,比如那天有人要锯窗前树,哈哈……
父母来家小住真的是乐的;持续地记录,因为这段疫情生活真得是恼的。《疫情下读钱穆先生》,下册对钱穆先生的书几“未读”,却以一段生动的家庭生活,适足反观自己的心境与人格面貌,“打通”与“读钱穆先生”这个“读”字之间更多与生活的联系,这是在阅读概念上的拓展?!……
“
天地虽大,接于身,乃始有之,故此身乃为天地大生命一和,其单纯有如此!……
——钱穆先生《晚学盲言·静与减》
”
与书、与阅读发生联系,也是与修身、与环境发生联系,身在苏州,一当可以投身于此苏州的人文历史大生命,便真会感谢与此有关的阅读,感谢著者,这便是疫情下读钱穆先生,以迄于抄读《苏州学记》给我的莫大收获!
第二百六十九期 梅子时间
2020.7.27
今夏融融莲 之六
昨日高温天一个,我在家无知少觉......
此刻,蝉鸣声高昂,砚池里的水一瞬就干,猫咪以最慵懒姿态伏在一边,这大约就是融融堂三伏天的气象了!对了,池中正悄然开放一小朵睡莲,黄色花蕊,绛色的花瓣,渐渐升高的花莛,喂食时争抢而此刻安然的各色游鱼——昨儿时值周末,他盘桓小院时,发现池中有两尾小鱼,小小,小小的,后来又发现一尾,这令他很惊喜,如果我的目光,也常能追随他,发现他的发现,融融堂更会融融一体,亲敬有加?!
蝉鸣又高高的昂起,尾声带着些嘶哑,这第二百七十封长信,又应时而起,它是写给谁的?
“好像梦(呓)一样”,小挠也曾带一点嗔怪和不解!传统文化既似已渺不可寻......
“......可后来发现你就是这样的”,相交十几二十年,同事翔子这样对我说。是怎样的呢,在他人看来,那个梅子是怎样的呢?
“我从前没有读梅子的文字,梅子的文字里充满情愫!”几乎三十年没有深入交谈,互加微信后喊我丫头的春春,我高中时代的政治老师,这样评价我的文字。
啊,笔动起来,精神就从后面赶上来!蝉鸣时动时静,光影在纸上摇曳,综汇上面三位老师对梅子的印象,可否有说梅子像不是生活在现实之中,不过她念念在情……她站起来去喝了一口水,上午的阳光已经照亮半页长信纸了!猫咪睡姿未改,蝉儿高唱,池中睡莲又挺起几分……
周五西山行中午在横山吃饭,在一个叫“横山翠”的民宿这里。横山是西山岛上的一处小岛,以一堤与陆地相连,作为“西山媳妇”曾坐我二姐的车经横山岛一去,未想岛上有这样一处民宿,入即感雅致,未落座已见一汪太湖汩汩涌动,而水中近岸,几丛芦苇……因为这里有长堤一线,所以湖面并不是宽绰无涯,使人想起苏州城里的艺圃茶室——汩汩水声是太湖涌浪,于我是那般熟悉,正待重忆,逐梦而来,而村口的一株大树,树下叫卖李子、鸡蛋的横山村民,更激起乡情——而那一刻,因为刚谈过儒学,而有一重省思……
于眼前景,王同学,大个子帅气男孩想起问我说:“你会说本地方言吧?”他说:“钱穆先生讲座,都用无锡方言……”说着他笑,满心满眼有着对钱穆先生学术生平的一种追寻——他说他差不多“读完了”钱穆先生的书,尤《国史大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对他启发犹深,而未读书里,他提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
光影在空白信纸上摇曳,猫咪已从睡眠中被遣散,为给写信的自己留下树荫;夏日,这一光景,真是十足美好的。周五之后,到今第三日,都被和我孩子一般大的追寻“儒者之路”的青年所打动,读了他们的“生命自述”、“心路历程”。我读这样的心灵的剖白,如见腑肝,很多处照见自己,因此吸引我读,也随他们而沉沦而振起……在这生命自述中,多次出现“工夫”、“循礼”、“行不顾影(好像只有:行步顾影?小果)”、“无隐无犯”等词儿,如果,这是一种阳明一般的践履之学,我忆起钱穆先生的话——“阳明学是从百转千回中来,不可一口说尽”这样的意思:践履之深,不可在文辞上作浅解。读《儒者之路》,印刻很深的还有一份写了五十四页的自述报告,那个孩子与寅寅就差一个月……
现在,笔杆儿发烫,已写就的长信已拖到泥地里了!还有仅仅一点点“荫头”可以容身。一株与融融堂同岁的石榴小树,摇曳时熠熠生辉!当我十分在意“与我孩子一样年纪的后生”,章老师又如何感受?
昨天,我们一行,中午,太湖岛“横山翠居”用餐,边聊“国学”这二十年他们的努力。最后梅子老师建议,太湖边拍一合影,吾见小院磨盘涌泉小景,建议在此“观泉涌”,从上拍摄一照,其意儒学传统文化,如此“泉涌”源源不断,涌冒而出,传统文化如太极之水,浩瀚无际,水拍岸边,但我们儒者行走路只能如“泉涌”之动力,来作推动,水质永远清新。
出小院来到村口,西山岛乡民叫卖农产品,原生态民风,梅子老师建议大家树前留影,并留空将村民拍摄进来。非常美妙,村民“馨月”包扎好一小筐鸡蛋,吾买之,为他们“开张”,皆大欢喜。
“
“只有在大众德性之共同处,始有大学问。”
——钱穆先生《中国思想通俗讲话》
”
在梅子的那份浓得化不开的情愫中,愈有外公思想的音声,照应眼前景,心内生活,幸乎!钱穆先生诞辰125周年之际,回首向所从来的学儒的十几二十年,犹有惑,须努力。
第二百七十期 梅子时间
2020.8.3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苏州碑刻博物馆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问卷
为了更好地
服务大家
欢迎参与我们的
问卷调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