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影视行业入冬的新闻调查刷屏,开机率下降,餐馆冷清,过去主打古装实景的横店影视城开始转型之旅,过去热衷于蹲守横店的群演们改行做直播。这则消息大概跟古装剧的现状息息相关。而对观众来说,从年初的《知否》,到《陈情令》、《长安十二时辰》,追到岁末的《庆余年》,差点“忘记”了,古装剧的2019年,是从喷涌的现实题材剧作中突围,艰难嬗变的一年。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1、影视寒冬之际,古装剧“太南了”
当下横店的萧条和转型,是目前国内影视行业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共646部,比去年同期的886部减少27%,剧集数量下降了30%。这其中,古装剧同比下降明显,只占到一成左右。
回溯古装剧的前世今生,常追剧的观众知道,它一直是国产剧数量庞大,佳作频出的品种。包含古装偶像剧、武侠、玄幻、宫斗、权谋、历史正剧等多个品类,受众广泛。正剧有《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戏说有《铁齿铜牙纪晓岚》,奇幻剧有《仙剑奇侠传》,宫斗有《甄嬛传》,武侠有各种经典金庸剧……部部都回味无穷。
但后来各种问题集中爆发了。许多人大概还记得2014年底《武媚娘传奇》突然停播、回归后变“武大头传奇”的事情。片面追求商业利益,令古装剧与剧集注水、剧情套路化、演员片酬过高等业界痼疾相连。慢慢地古装剧进入到受众2倍速还嫌慢的时代。
此外,受到演员自身问题的影响,古装剧成为最充满变数,甚至可能血本无归的“倒霉蛋”。一直无法播出的《赢天下》传出消息,将于2019年12月31日之前,将原定主要演员在该剧中的镜头进行“AI换头”,花费将超6000万。但前提是,要卖出去,能播啊。
此外,《如懿传》等多部古装大IP都深陷原著抄袭风波,多少也反映了古装剧本创作的疲软和懒惰。再后来古装剧上星越来越难,随着《如懿传》、《延禧攻略》台转网,今年纯网播出的古装剧更加成为常态。
2、现实主义霸屏,古装爆款“见缝插针”
去掉泡沫,沉淀至今而辗转而播出的古装剧集要想突出重围,必有过人之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资本退场不代表行业退步,如今随着平台采买规则和播出方式的更迭,影视剧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为优质内容付费的意愿增强,市场对于优质内容的需求有增无减。
2019年是现实主义霸屏的一年,一开年就有《都挺好》刷屏,此后还有《破冰行动》、《少年派》、《小欢喜》等现实题材热剧。此外,“优秀电视剧百日展播”于8月启动,《在远方》《光荣时代》《外交风云》等现实主义献礼剧扎堆登陆各大卫视。
古装剧“见缝插针”在今年杀出几部爆款。张震、倪妮的《宸汐缘》、刘昊然的《九州缥缈录》、雷佳音、易烊千玺的《长安十二时辰》于8月底收官后,古装剧、偶像剧等暂别荧屏。直到10月底,古装剧才又在视频网站“试水”,口碑预期较好或播出风险较低的作品率先播出。目前,由罗晋、李一桐主演的《鹤唳华亭》服化道、美术风格体现了宋朝美。拿到8.0分的《庆余年》令不少网友追得不亦乐乎,笑得开心,天天求加更。
前两年流行的“大女主”、“宫斗”题材当下已经退潮,“权谋”顺势补位,今年已播的头部剧中,《长安十二时辰》、《九州缥缈录》、《鹤唳华亭》、《庆余年》等剧均是权谋向作品,而权谋剧的风口继续吹,待播序列的《狼殿下》《大明风华》《燕云台》等剧均涉及权谋元素。
3、国潮当道,古装剧承载传统文化功能
放眼全年段品质剧集榜,今年大IP改编的《长安十二时辰》、《陈情令》、《宸汐缘》等头部剧纷纷入围“8分+”高口碑品质剧集。电影质感的制作水准,也越发成为高口碑古装剧的标配,从纹饰、服装到道具,展示中国元素传递文化自信,成为古装剧承载的文化功能。
《陈情令》的国风之美,《长安十二时辰》的盛唐气象,都是观众愿意献上高分的重要原因。宏伟的长安城,精致的大唐服装服饰,甚至唐朝妇女脸上的“花黄”都成为热点话题,随着剧集的热播,甚至带动西安旅游和博物馆文化走红。《鹤唳华亭》也以高级质感还原古代人点茶等生活习俗获赞。虽然历史架空,却引发一场宋代冠服大赏。剧中人物的玉冠,南京博物院就有“同款”,是清人墓出土的宋代文物。
《鹤唳华亭》中,从皇帝到贵族公子,都有佩戴玉冠。玉冠上配簪,有人横向左右插,有人纵向前后插。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道士李必头戴玉冠,簪子是纵向前后插。这引发大家探讨,玉簪怎样插,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追剧过程中,潜移默化学点文化,搞懂了“鹤唳华亭”是啥典故、“邸报”、“晨昏定省”是啥。
近年来,国潮文化成年轻人追逐的潮流。潮牌、球鞋这些年轻人热衷的时尚消费品,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呈现和使用传统文化的符号与要素;在小说、影视、游戏、文创等领域中,传统文化为原创者们提供着源源不绝的灵感源泉,而那些从传统文化之中脱胎,嬗变而成的文化作品,更是备受青少年群体的追捧和喜爱。
4、以传统元素包装现代话语,岁末爆款又开挂
影视剧提供最大的创意是“以传统元素包装现代话语”,具有文化的可延展性,让传统文化在现代话语体系发挥作用,更为当代年轻人所接受。
有人说,吴刚、陈道明等戏骨加持的《庆余年》是今年男性爽剧成功的典型。《延禧攻略》是女子“打怪升级”,《庆余年》则是男主角人生开挂。范闲是一个被穿越来的文学史专业生张庆赋予现代意识的古代人,真正的故事就以他实现抱负的过程来透析一个布满人性荆棘、追求清明理想的朝堂。
赋予传统现代性的主题,是这部剧获得更多代入感,比同期播出的《鹤唳华亭》更加获得观众青睐的原因。其实套路也不陌生了,在早年的穿越剧里,观众没少见识不论朝代的“古诗文乱炖”,也看过许多角色无需努力就拥有“天赋异禀”。
由于拥有现代人而且是文史专业生的知识储备,范闲将辛弃疾、杜甫、李白的名句信手拈来,还能背诵《红楼梦》。在剧中“真古人”的眼里,如此出口成章担得起“诗文冠绝京都”的美名。更不消说,他还会造香皂、烧玻璃,足以赢得一众美人芳心。《庆余年》带来的轻松解压感,也是一直以太子哭哭啼啼招人烦的《鹤唳华亭》难以实现的。
业内人士也担忧,若受众甚广的剧集都以价值虚弱的“穿越”套路讨好观众,蕴藏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价值,会被这些戏谑的“四不像”消解。古装剧应该注重历史的还原,但如何在现代感和历史感之间取得平衡?永远追求新鲜感的追剧党们,也期待剧方更多打破套路的尝试。
5、古装剧打造全产业链,但“回春”还要等
翻拍热门IP,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但今年“暑期最红”《陈情令》就上演了一出逆风翻盘的营销大戏。从剧本立意到演员选择,慢慢征服了粉丝的心。其超长播后红利,打造网剧产业链模式,也堪称前所未有。《陈情令》仅捧红两位主演成为流量大户,各自的剧集都在拍摄之中,也成为国内首个召开主题演唱会的剧组。周边卖到手软,还请来李佳琦帮着卖口红。你也许很难理解为啥剧中人同款绸带为啥要卖450元,南京演唱会门票居然要炒到15万元高价?但业内人士认为,《陈情令》的营销和敛财方式源自饭圈文化,但随着粉丝经济的日益成熟,这种模式恐怕很难复制。
但目前剧方或者平台对于古装剧的宣传仍十分谨慎且低调,并不轻易把今年的业绩当做古装剧“回春”的信号。这类作品定档时间“变数极大”,只能静待通知,因此常“突袭”上档播出。今年,《新白娘子传奇》的撤档、再定档、《封神演义》播出过半停播、《九州·缥缈录》开播前半小时撤档等事件,无疑令许多观众深感古装剧处境不易。
接下来也有不少古装剧值得期待。比如朱亚文、汤唯的《大明风华》,讲述明朝初年,一百年群星闪耀的热血往事,一段波云诡谲的金陵旧梦。还有李现、李一桐主演的《剑王朝》,王源和欧阳娜娜主演的《大主宰》等。此外,赵丽颖产后复出首部剧携手王一博的《有匪》,吴亦凡首次涉足影视剧与杨紫合作的《青簪行》,其拍摄动态也不停占据微博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