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惠州日报-惠州新闻网
环境卫生是一座城市的名片,环卫工人兢兢业业的努力和对这座城市的热爱,让惠州如此靓丽。10月26日是环卫工人节,本报记者采访了两名新型环卫工人,听他们讲述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刘灵亚。
90后机械化清扫工刘灵亚
只要务实肯干,哪里都能出成绩
为减轻一线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我市不断提高环卫机械化水平,其中市市容环境卫生事务中心负责的惠城中心区道路清扫面积1726.66万平方米,道路机械化清扫面积1450.4万平方米,道路机械化清扫率84%,机械化清扫工成为环卫保洁新工种之一。
白白净净的国字脸,一双爱笑的眼睛,这是90后机械化清扫工刘灵亚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一开始我也觉得环卫工人这个岗位没多大发展前途,真正入了这一行才发现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只要务实肯干,在哪个岗位上都能做出成绩来。随着环卫工作机械化率提高,现在不少环卫工种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时代需要新型环卫工人,我就是其中之一。”刘灵亚对岗位的自豪感扑面而来。
机械清扫效率比传统保洁高六七倍
每天早上六点,打开车门,坐到透亮的驾驶室里,刘灵亚熟练地按下按钮,开着他的爱驾——小型环卫机械清扫车,开始一天的保洁工作。与传统骑环卫电动车、用扫把在路面巡回保洁不同,刘灵亚坐在驾驶室里,就能为马路打扫卫生。只见机械清扫车两侧的电动扫把在马路上不停旋转,清扫地上的尘土,吸盘将尘土吸进车里,清扫车开过,原先路面上的尘土、落叶都不见了。
“机扫车效率比传统保洁高六七倍,一般路面巡扫保洁员需要不停地下车清扫,再倾倒垃圾,我一路开可以一路扫,一车能装载的垃圾量是他们的3倍。”刘灵亚说,“机扫车里还有空调,相比而言辛苦指数低了,幸福指数高了。”
作为90后,刘灵亚选择成为环卫工人,是因为自己的信念:只要务实肯干,哪里都能做出成绩。他不怕辛苦,也不怕别人异样的眼光。2018年,刘灵亚从广州来到惠州惜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经培训成为一名小型清扫车的驾驶员,负责江北片区一些内街小巷、人行道等道路的机械清扫工作。
熟悉路面状况摸清机扫车脾气
机械清扫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却大有门道。各处路面状况每天都不一样,有时尘土多、有时落叶多、有时有沙石,应对不同的路面状况,需要不同的清扫力度,而遇到雨天、晴天、大风天不同天气时,也要相对应调整清扫力度,这些都需要机械化清扫工在实际操作中细心琢磨。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刘灵亚,通过三年时间,摸清了路面的不同“脾气”,他负责的路段总能扫得干干净净。他还在比赛中大展身手。在2020年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小型机械清扫工职业技能竞赛中,刘灵亚荣获优秀选手。
对于“工作伴侣”机扫车,刘灵亚也熟悉它的脾气,不仅总能让它恰到好处地施展“抱负”,又把它保养好、爱护好,尽量让它少“生病”。对于一些小故障,刘灵亚还能自行修理。
总里程16835公里、累计运行时间2663小时,刘灵亚的机械清扫车驾驶室显示屏上,清晰地显示着这些数据。刘灵亚说:“这是我和它共同的工作记录,我将继续坚守岗位,扛起新时代环卫工人的职责,让惠州更干净,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舒适。”
陈锦聪。
大件垃圾收运工陈锦聪
每天出车8趟清运垃圾7吨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大家对城市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惠州将生活垃圾分类与城市管理精细化、打造“最干净整洁城市”一并部署、一体推进,环卫工种也不断增加,如大件垃圾收运环卫工,每天负责定点定时上门清运市民丢弃的大件垃圾。
10月26日上午10时许,在惠州市环卫大件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刚从外面回来的陈锦聪正将车上一件件木板、沙发、床、椅子等搬下车。仔细一看,有的木板上还留有密密麻麻的钉子,清理时很容易受伤。但陈锦聪手脚麻利地将这些垃圾搬完,交给现场的拆解工人,便又和同事出去清运大件垃圾。据悉,陈锦聪每天至少出车8趟甚至更多,每天清运大件垃圾近7吨。
清运大件垃圾不小心会受伤
出生于1965年的陈锦聪是惠城区汝湖镇仍西赤岗村人,三年前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市环卫大件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上班,负责惠城区下角、龙丰、上牌片区的大件垃圾清运,旧沙发、旧床垫等“大块头”垃圾就是他每天的工作对象,动辄几十公斤的物件,他要一件一件扛到清运车上。
清运“大件垃圾”看似简单,但十分考验体力。“大件垃圾都比较重,往往需要两人甚至更多人合力才能搬动,还有些床板一类的大件垃圾会有钉子,一不小心就会被划伤。”陈锦聪说,他刚开始从事大件垃圾清运时,没掌握技巧,吃了不少亏,手脚受伤是家常便饭。他的手掌上至今留着不少伤痕,甚至很多时候是旧伤未好,又添新伤。“有些危险藏得很深,防不胜防。”陈锦聪说,这几年,他在大件垃圾里找出过不少危险物品,如剪刀、玻璃、小刀、钉子等。
清运垃圾时,陈锦聪最怕下雨天,“穿上雨衣搬大件垃圾太不方便了,还很闷热,随便搬动一下就一身汗,不穿雨衣全身又被淋湿。”陈锦聪说,有的市民把沙发丢在路边,一场瓢泼大雨让这些布艺沙发吸饱了水,就更难搬动了,有时需要几人或抬或扛,才能勉强搬上车。不过让他欣慰的是,这些年来,他和工友配合默契,也和周边小区物业清洁工人打成一片,“遇到很重的大件垃圾,他们会一起帮忙搬上车。”
只要还干得动就一直干下去
从事环卫工作三年多,陈锦聪一直保持着一份热爱,从不觉得当环卫工人低人一等。“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自己靠力气赚钱养家,没什么丢人的。”在陈锦聪眼中,“为美化城市、服务社会而劳作,用自己一个人的脏和累,换来城市的清洁和美好形象,这是一件光荣、有尊严的事。”因此,即便刚开始从事环卫工作时,他听到一些闲言碎语,被人称为“垃圾佬”,他也全不在意。
也正因这份热爱,陈锦聪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因为家较远,每天要五点半起床,再乘坐一个多小时公交车到公司上班,但他依旧乐此不疲。“我现在快57岁了,每月工资能有六七千元,比以前种地收入高多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陈锦聪笑着说。
让陈锦聪感到高兴的是,这些年来,随着市民环保意识的提高,直接将大件垃圾丢弃在路边、绿化带等地的现象越来越少,再加上惠城区推出了“垃圾分类小程序”,市民家中如有大件垃圾,只需登录小程序,就可以预约上门回收,大大节约了环卫工人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从事环卫工作,不仅让他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也让他找到了前所未有的职业成就感,“今后只要还干得动,我就会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干下去。”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马海菊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骆国红 马海菊
通讯员邓萨
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朱金赞 钟畅新 摄
本文来自【惠州日报-惠州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