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价收购微信号_长期高价回收微信号

24小时在线收购微信

隔音!24小时收微信号(通讯录小程序)

频道:24小时在线收购微信 日期: 浏览:18

上海人顾莉萍小时候生活在市中心。因为恋着这份烟火气,10多年前,她说服先生卖掉了位于其他区的商品房,置换到黄浦区南昌路上一套里弄房。二层小楼,有40多平方米,独门独户,走个七八分钟就到了淮海路。但她刚住进来那几年,小区环境不太好,南昌路上一些小店也有些吵闹。顾莉萍的先生一度对置换之举感到后悔。变化,就发生在这几年。在政府引导下,南昌路在产业升级、空间更新、环境改善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如今,顾莉萍家的小区弄堂整洁干净,大门口新建了一个口袋公园;走出小区,梧桐树掩映下是一家家特色小店,充满艺术感的街景随处可见……

隔音!24小时收微信号

南昌路街景

南昌路,上海知名历史文化街区,全长1600多米,辟筑至今百年,这里不仅有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科学会堂,徐志摩、傅雷、巴金、林风眠、郭沫若等大家的身影也在这条马路出现过。这里亦是生活街区:充满海派风情的里弄中住着上千户居民,咖啡小店、文艺书店与水果店、修鞋铺相融相生……近年,聚焦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黄浦区对南昌路进行了更新与重塑,呈现了一个浸润烟火气与文艺味的城市慢生活街区。最近正在举办的“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黄浦展区也选中了南昌路。

隔音!24小时收微信号

街边水果店“颜值”也很高

“环境像极了花园洋房”

南昌路168弄是一个沿街里弄小区,细颗粒的水磨石墙配上复古的罗马柱、铁艺栅格窗,小区建筑很是漂亮。小区门口有处口袋公园。秋色正浓,公园中的小花开得艳,高大的绿树下,两位上海阿姨坐在树下的座椅上聊天、晒太阳,不亦乐乎……口袋公园是顾莉萍进出家门的必经之路,也是她现在最喜欢的一处空间。

隔音!24小时收微信号隔音!24小时收微信号

南昌路168弄门口的口袋公园

南昌路168弄的大门口,原来光秃秃的,立着一棵大树与两处杂草丛生的花坛。今年上半年,黄浦区对小区进行了保护性修缮,还原了建筑本来的面貌。居民们很满意,又提出希望正对大门口的空间能打造一个小花园。属地街道瑞金二路街道请来区绿化市容局一起“头脑风暴”:为门口重新规划了进出动线,巧妙组合花坛花箱、辟出了花径通道,实现了人车自然隔离;又在原有的大树下装上了座椅,让人有了休憩的地方。一个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呈现出来,很快成为小区老年居民的集聚地……

隔音!24小时收微信号

南昌路168弄

变化的还有弄堂深处。顾莉萍的家是第二排房屋,走进小区后要经过一条长长的弄堂。原先,弄堂的路面坑坑洼洼,两侧都是堆物,夏天还飘着一股臭气……更新后,弄堂内整洁干净、路面平整,还增添了花花草草。前几天,几位朋友到顾莉萍做客,看到花街美巷、鸟语花香,啧啧称赞“你家的环境像极了花园洋房”。听罢,顾莉萍由衷地笑起来。

小区环境的改善,给居民带来了居住的荣光与尊严感,而深入里弄与居民家中的修缮则解决了居民的“急难愁盼”。

南昌路地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老房子有韵味,但部分房屋内的生活环境并不尽如人意,如,有些房屋中两三户人家合用一个卫生间,有着诸多不便。去年以来,在历史风貌保护的前提下,区房管局与街道创新办法,为这些居民拆隔出一个个独用卫生间,解决了他们最大的生活难题。

隔音!24小时收微信号

南昌路168弄

街道辖区内老龄化程度高达43%,南昌路沿线里弄房居多,老年居民更为集聚。针对他们的生活诉求,区房管局与街道在修缮房屋时,贴心地铺设了防滑地砖、增设辅助扶手等为老设施。

南昌路上,很多居民房屋沿街或者距离街面很近,人来人往,难免会对住在其中的居民产生影响。在统一更换铁艺钢窗时,区房管局与街道为居民家中配上隔热断桥、双层玻璃,隔音又隔热……

当年,从近百平方米的商品房换到南昌路40多平方米里弄,顾莉萍的先生后悔过;但现在,他比顾莉萍更爱南昌路。“我们肯定要在这里养老!”他说。

“政府贴心服务,让我们留了下来”

工作日下午,80后创业者陈颖喜欢坐在自家店铺的靠窗位,冲上一杯咖啡,慢悠悠等女儿放学……去年5月,她在南昌路上开了第二家“oz咖啡馆”。

南昌路号称“咖啡一条街”,周边直径500米内有50多家咖啡店,南昌路最为密集,分布着20多家咖啡店。“几乎都是独立品牌咖啡店,各具特色。”陈颖说。

“咖啡贰匠”是不久前“冒”出来的一家咖啡店,吸引人的不只是咖啡,还有一只软糯的猫咪,懒洋洋地趴在店门口;

隔音!24小时收微信号

“被迫营业”的猫咪

“铁手”咖啡店号称有最好的咖啡豆,但最抢手却是外摆位,低矮的水泥墩子上放着竹垫子,人坐在上面,人在看景、人也是景……

隔音!24小时收微信号

铁手咖啡店

陈颖的“oz咖啡馆”,店铺面积不大,同样有特点:蓝色、白色、原木色的装饰,为街区增加一抹靓丽;咖啡豆经过精心挑选,才能做出让她满意的创意咖啡……

隔音!24小时收微信号隔音!24小时收微信号

oz咖啡馆

为何南昌路能集聚如此多咖啡店?陈颖说出了很多咖啡店主的心里话:“南昌路,优雅有腔调。开咖啡店,就是要这种慢悠悠的氛围。”

隔音!24小时收微信号

从咖啡店望出去的风景

但实际上,南昌路的环境并非一直如此。有段时间,街面上的业态有些杂乱,还出现过噪音扰民的情况。产业升级,是这条街的发展方向;但政府不可能主导一条街的业态。“只要造好环境,好的业态与店铺自然被吸引过来。”瑞金二路街道营商环境办副主任邬鸿告诉记者。

隔音!24小时收微信号隔音!24小时收微信号

南昌路街景,随便一家店都很好看

“美丽家园”“美丽街区”项目建设,让南昌路的建筑姿态与生活形态多姿多彩,是吸引咖啡店的硬环境。而政府为创业者提供的贴心服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则是让咖啡店留下的软环境。

隔音!24小时收微信号

“半舍“的外摆位,也是公共墙绘、公共座位

南昌路256号,有一面向街面突出的围墙,原是普普通通的灰墙,现在上面有了可爱的墙绘。墙绘上,一男一女两人坐在蓝色座椅上。仔细看,他们的面前有一个真的木桌板。这是咖啡店“半舍”的外摆位,木桌板前摆着座椅,人坐在上面,“一秒入画”……

“半舍”原是一家隐在弄堂中的小店,由几位艺术家合开,展示画作与艺术陈设,招待一些志同道合者。时间久了,大家来到“半舍”,需要坐坐聊聊。艺术家们就买了咖啡机,招待这些客人。一来二去,知道“半舍”的人多了起来。光顾的人多了,弄堂内的居民有了意见,“半舍”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当时也并不包括咖啡经营。

得知“半舍”的遭遇,街道主动帮忙,建议“半舍”同时租下街牌相邻的一家临街店铺——临街店铺作为咖啡馆,申请相应证照,弄堂内的店铺还是作为展示画作与陈设的空间。此举既解决了“半舍”经营合规问题,也疏导了部分客流,让周边居民不再困扰。“是政府的贴心服务,让我们留了下来。”“半舍”店主说。在街道的监管下,“半舍”的艺术家们还因地制宜,利用临街店铺旁的一面空白墙壁,画下了这幅让人看后会忍俊不禁的墙绘。

隔音!24小时收微信号

隐藏在弄堂内的“半舍”

去年,考察到南昌路以及周边咖啡馆集聚,在街道引导下,咖啡馆们成立了“金咖联盟”,率先打响了一波品牌推广活动。通过“金咖联盟”,陈颖认识了周边几家店铺的老板,他们商量着,一起搞些有意思的消费者活动。

街道还有意帮助咖啡馆链接资源,如,“咖啡+文化”,将上海文化广场的演出、购票和衍生品衍生到咖啡店铺中;“咖啡+科学”将借助顶尖科学家俱乐部入驻南昌路的契机与南昌路科学会堂自身的科学氛围;“咖啡+怪咖”结合潮流文化,通过发售手办玩具吸引年轻人……“文化、音乐、戏剧、旅游、出行、运动、健康、媒体,通过‘咖啡+’,让消费者在南昌路体会到不一样的咖啡馆风味。”邬鸿说。

“一座没有围墙的艺术馆”

90后青年艺术家陈英杰,擅长将中国传统水墨画与西方街头涂鸦艺术结合,他在世界各地留下了自己的作品。去年冬天,在南昌路292号,他在一座近三层楼高的变电站的外墙上,留下了自己的《自然重力》山水系列第41号作品。如今,这里成了很多衣着时髦的年轻人的打卡点。

隔音!24小时收微信号

陈英杰在南昌路上的作品

南昌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街道有意将这里打造成为“没有围墙的艺术馆”。如今走在南昌路上,随处都能遇到“小惊喜”。

茂名南路、南昌路路口,一座“街角花园”不久前建成。花园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阅读花园”,其中矗立着一座泰戈尔半身铜像。路人都多看一眼,口中嘀咕一下“这座铜像有何来历”。原来,泰戈尔是南昌路的老朋友。他曾三次到访上海,诗人徐志摩是随行翻译,泰戈尔就住在徐志摩家,徐志摩当年就住在南昌路136弄。

隔音!24小时收微信号隔音!24小时收微信号

阅读花园

科学会堂附近,一面变电站的外墙,用点、线、面等贴出了“偶遇”二字。因为用了艺术化的手段,“偶遇”并不容易辨识,很多路人走到这里,会停下脚步,猜一猜这两字是什么。墙面上有二维码,扫一下可知,两个字取自来徐志摩的诗《偶遇》,有与人邂逅、与艺术重逢之意。

隔音!24小时收微信号

变电站外墙上的“偶遇”

最好的艺术,往往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社区,南昌路上的艺术便是如此,因与生活贴近,深受老百姓喜爱。

一面沿街人家的外墙,被画上了几个漂亮的鸟笼,鸟笼顶部竟是一个个真的可以挂鸟笼的钩子。原来,经常有爷叔在这里遛鸟,街道干脆就请人设计了绘着鸟笼的墙绘,有趣又实用。沿街人家也很乐意自己家的外墙成了“艺术品”。

隔音!24小时收微信号

真的可以挂鸟笼的墙绘

陈英杰的墙绘,高雅却不高冷,受到周边居民的喜欢。经常有上海阿姨爷叔,穿着拖鞋、拎着小菜,经过这里,热情地告诉正在取景的年轻人“街对面才是最佳取景点”。

隔音!24小时收微信号

有意思的是,南昌路的空间环境重塑,最初靠着政府的主导;但当环境好了、氛围有了,空间重塑就不再是政府的“独舞”了。如今,这座贴近生活的“艺术馆”的打造,加入了更多政府之外的力量,社会各方在这里开启了共治共享。

在征求了邻居的同意后,“半舍”的几位艺术家最近粉刷了小区弄堂的围墙,他们想在弄堂内制作几幅墙绘,增加这里的艺术气息;每周六下午,南昌路47号的上海科学会堂,门廊下成了天然的舞台,来自各界的表演者会在这里公益演出,优雅的音乐声飘扬,让居民与游客“转角遇到音乐”;陈英杰在南昌路上的画作,是上海当代艺术馆与街道合作的“大城小事”——艺术进社区公益项目的一部分;不久前,在街道举办的“趣游环复艺术季”活动上,老居民、社区单位白领走上了街头,作为导游,为市民游客讲南昌路的故事;街道引导下,一批热心的专家学者、律师、社区居民、商铺业主组成了“南昌路跨界自治会”……

隔音!24小时收微信号

“半舍”艺术家装饰的弄堂,还是“半成品”

为吸引更多资源与力量的注入,去年以来,街道腾出了南昌路沿街的几处空间,打造了“瑞金·初心会客厅”“瑞金·人文会客厅”等公共互动体验空间。“在这里,可以举行各种人文艺术活动,可以为艺术家提供展示作品的空间,未来还将带来更多可能性……”瑞金二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任伟峰说。

栏目主编:唐烨 文字编辑:唐烨

本文图片:海沙尔、唐烨摄影,部分来自上海黄浦微信号,瑞金二路街道提供

来源:作者:唐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