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故事要从1个月前说起。
翻了下记录——6月17日,广州这轮疫情即将“满月”。想着,可以做几个新媒体。其中一个想法,就是给疫情中的广州人写封信。
当时正忙着写《小夏记“疫”》,对广州战“疫”的那些事特别熟。
写个“信”,很容易。
后来写着写着,蹦出个想法:这押韵押得这么溜,可以做成歌词啊。
为什么不做首歌呢?
6月18日,星期五。我找到了第一个队友——滕惠琦。
她是广州日报原创歌曲《十月里》的曲作者。那首歌,很好听。
经过一番劝说,她同意先试试,周末尝试做一版曲子,好听就采用。
此时,距离6月20日广州疫情“满月”已近在咫尺。做出一首歌是不可能的。后来,决定先做个“快餐”——朗读版。
《谢谢你,那个广州人》在微信号阅读量很快十万+,在视频号转载量十万+,成了一个小爆款。
2.
一个周末过后,滕老师写的曲子出炉了。
也就听了几十遍吧,真的很好听。
曲子有了,还要填词、编曲、演唱录音、混音……需要人,需要钱,尤其需要时间。6月21日这天,广州已连续3天零新增,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向好。
等到把歌做出来,会不会已经过时了?
带着一点侥幸心理,决定还是做下去。新闻由头,总会有的。
填词完成后,这首歌有了暂定名——我见过你。
找谁来唱呢?
论歌词和曲风,比较适合深情款款的女声。
滕老师推荐了一位报社的小伙伴,陈馨。
滕老师本科就读于星海音乐学院。她认可的人,应该很专业。
几天后,陈馨发来试唱版本,好听!
3.
6月24日,在报社的支持下,《我见过你》作为理论部的一个MV产品,开始申请经费。
询价、比价,补材料,确定合作方,签合约……
在这个过程中,生活恢复常态,疫情的“存在感”大不如前。
这首迟到的歌,怎么才能打动人?MV要怎么拍?
我想过拍个微电影,讲个小故事。大家觉得做不出电影质感,会很假。
视觉部的老师建议找路人学唱,大家觉得效果难以预料。
那几天,我一个个联系歌词中提到的新闻人物。“最美背影”、87岁的志愿者、高考后的志愿者、“改日结婚的兄弟”……
同事伍仞、吴多,帮忙很多。
7月5日,MV编导甄志良加盟。
头脑风暴,一天又一天。
去鹤园小区唱歌,找阿细或小阿七演唱,联系网红加盟……被否决的方案,越来越多。
直到7月8日下午,大家聊着聊着突然想到,干脆搞个求婚,为“改日结婚的兄弟”做件实实在在的事。
伍仞老师出马联系,男主角胡嘉侨应允。
两个人将于7月15日领证。这首歌,有了最适合的由头。
4.
7月9日,陈馨在录音棚里完成录制。
听过的人,都说好听。
7月10日,婚庆公司介入,求婚方案确定。
7月12日,求婚大作战。
这天傍晚,广州晚霞又上了热搜。
在广报中心,双方亲友同事、录制团队、婚庆公司工作人员,数十号人“混作一团”。
人很多、事很杂。好在,有惊无险。
5.
7月14日,MV发布前的最后一天。
压力都集中在甄志良这位后期“大神”上。
本来需要四五天的工期,必须2天完成。
去催,不忍心,只能不时过去看看。
到晚上,视频还没搞定。各端口的编辑老师,都在苦等。
一直在赶工,一秒都没停。
临近11点,视频出来了。成品很好。
交货后,陈馨发现,自己的歌声有点问题。
赶紧跟各位编辑解释,需要修改,请再等等。
零点刚过,终于改好了。马上交货。
结果在回家的路上,bug又来了。大家发现这一版本还是有些瑕疵。
怎么办?一个有听不出来的问题,一个有肉眼可见的瑕疵。
临近凌晨一点,我们决定用回修改前的版本。
我硬着头皮,给编辑老师们一一道歉。
折腾了太多人,着实过意不去。
6.
今天,《我见过你》发布了。
从一个想法到今天,接近一个月。
数了下,仅在报社内部,先后联系的部门就有9个。
前前后后,直接经手这个产品的人有三四十个。
今天,在线上、线下,收到了很多很好的评价。
回头来看,这一路太难了。
感谢那么多人帮我们做成了这个“小想法”。
广州日报评论员 夏振彬
广州日报·新花城图片记者 苏俊杰、甄志良、黄宏斌、罗知锋
他们终于领证了!独家求婚画面曝光,还有一个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