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根据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关于选树宣传先进典型的有关安排部署,农业农村部党组高度重视,部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两次印发通知,要求部系统各有关单位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委、局)推荐先进人物,力求选树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公认的新时代先进典型。部系统各司局、各有关单位及地方农业农村(农牧)厅(委、局)等高度重视、全力配合,共有20家司局(单位)和29个省(市、区、计划单列市)推荐了98名先进人物。推荐的人选涵盖面广,农业农村系统各领域各行业均有人选,有较强代表性,既有机关干部、科研人员、扶贫干部、一线执法人员等,也有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等;事迹较为过硬,有在农业农村战线奋斗了几十年的老一代科技工作者,有为了理想信念扎根农村的青年致富带头人,有优秀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党员干部,还有因疲劳过度、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农艺师等。部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对98名推荐人选逐一进行了梳理对比,在综合考虑、审慎研究的基础上,推选出于勇、王平、王传喜、次仁云丹、刘济伟、李志勇、金黎平、杨大可、茹振钢、黄秀泉(按照姓氏笔画排序)等10名奋斗在基层一线、业绩突出、事迹鲜活感人、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典型性的先进人物进行集中宣传,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部系统主题教育深入开展。本报今日刊登他们的先进事迹,敬请关注。
于勇:讲奉献求实效 脱贫攻坚勇担当
于勇,现任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县域经济处副处长。2015年12月,根据组织安排,于勇被下派到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三道湖镇向阳村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和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直到今年1月。在驻村帮扶的3年多时间里,他带领驻村工作队,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彻底改变了向阳村贫穷落后的状况,提前3年摘掉国家级贫困村的帽子。
自驻村帮扶以来,于勇把对党的绝对忠诚和对百姓的关心爱护体现到工作中去。一是不畏艰难,履职尽责。向阳村是典型的贫困村,全村118户267人中,贫困户就有41户87人,占将近1/3。刚入村的时候,村屯环境特别差,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边沟、桥涵、护坡基本没有,木栅栏、铁丝网栅栏规格各异,屯内道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破草房、危房有十多处。入村以后,驻村工作队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政治任务来抓,无论多难,他们都坚守初心,努力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党的宗旨,力求尽职尽责来彻底改变村庄贫穷落后面貌。二是知重负重、戮力前行。刚入村时,许多老百姓对驻村工作队不信任、不配合,甚至唱反调。在研究产业项目时,工作队召开了4次村民大会都没有研究出个结果。工作队耐心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大会开不成就分成小会,表决会议开不成就开座谈会。几个回合下来,终于让村民们理解了良苦用心,得到了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支持,项目才得以实施。三是立足实际,为民谋利。工作中,于勇带领工作队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从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户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谋划措施,全力解决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每个产业项目实施前,都要做3个以上工作方案,与村民充分协商论证后选择最佳方案进行实施,让群众利益实现最大化。
驻村工作期间,于勇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公私分明、干净做事,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一是按组织要求坚持长期驻村,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3年来,于勇一直住在贫困户家中,贫困户吃什么他就跟着吃什么。二是认真履行第一书记职责,团结带领村“两委”彻底改变软弱涣散的局面,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村第一天,于勇一行人就遇到向阳村党支部牌子被扔在垃圾堆上。于是,于勇在村党员大会上立下誓言“要让村党支部的牌子立起来、让党旗在向阳村飘起来、让党员站出来”。他用3年时间,实践了这一诺言。三是坚持廉洁自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于勇始终不碰一分钱,拒绝一切私下行为,堂堂正正做事,对村班子成员和驻村工作队员也严格要求,确保了项目保质保量实施好。在广场施工中,有施工方负责人找过于勇,要求单独谈,于勇义正言辞地拒绝了。四是埋头苦干、甘于奉献。在驻村工作中,于勇不怕风吹日晒、天寒地冻,经常行走于泥泞的田间地头、炎热的施工现场以及百姓的门前院落。于勇带领驻村工作队以实际行动和对群众的真情实感赢得了老百姓的信赖与支持,向阳村百姓由原来的处处唱反调变成了积极支持,各项政策措施得以顺利实施。在长期驻村工作中,因靖宇县高寒山区的环境和工作的劳累,于勇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却依然拄着双拐坚守在扶贫第一线。村民们纷纷拿着鸡蛋、罐头等到驻地去看望他。
3年多来,在单位领导和全体同志的大力支持下,驻村工作队共为向阳村谋划实施了3个方面21个具体项目,总投资935万元。一是协调资金165万元实施了蓝莓种植、金谷鸭养殖、能繁母牛养殖3个产业项目,使每个贫困户脱贫致富都至少有两个项目的双重保险,户年均可增收1万元,让贫困户实现早日过上小康生活的目标有了更加牢固的保障。二是协调资金740万元,完成了村内围栏、边沟、农户大门、储粮仓、文体广场、道路、路灯、文化长廊、公共厕所、危房改造、村屯绿化、村部扩建、村部外墙改造、机耕路改造、电商平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暖气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三是协调资金30万元,推动村集体实施了合作养殖金谷鸭项目,3年多来已累计为村集体增加收入8万元。截至2017年底,向阳村已通过贫困村脱贫摘帽16项指标验收,实现了脱贫出列。
李志勇: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
李志勇,2005年10月参加工作,先后在河南省焦作市畜牧兽医工作站、焦作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
2019年5月9日凌晨,年仅38岁的李志勇因连续加班,劳累过度,不幸去世。就在出事几天前,李志勇还作为督导组代理组长,跟随局非洲猪瘟暗访督导组奔赴各县市区,开展了连续数天的屠宰环节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暗访指导,单位工作群和同事朋友的心目中还满是他工作的身影和足迹。出事的前一天晚上,他还在办公室加班赶写材料。
动物医学专业是李志勇高考填报的第一志愿,大二那年暑假就跟着师兄师姐在老家一所知名的兽医院实习。2005年本科毕业后,他考到焦作工作,先在兽医门诊、后到实验室,接着辗转至流调一线,一直从事着畜牧兽医本职工作。工作几年后,因不满足于自己所学,2011年着手复习,通过了兽医专业的在职硕士考试,2013年通过了全国执业兽医考试,还利用工作之余自学中兽医课程。除了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外,他还自己喂过羊,利用周末到孟州一个同学的种鸡场帮忙,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李志勇忠诚于党的事业,站位大局、扎根基层、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只要是组织安排、群众需要的,他都会义务反顾去承担、去做好。在全省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工作中,他作为省级专家、考核小组组长到过多个地市、县区实验室进行考核,提出了大量宝贵的建设性意见。在历届省、市动物疫病防控技能竞赛场上,他娴熟的技能、拼搏的精神也给大家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特别是2018年作为领队和教练的他,带领经过精心训练的参赛选手在全省技能竞赛中一鸣惊人,两个工种分别夺得了团体一等奖、二等奖,人人收获了个人奖。优异成绩的背后有他不可磨灭的功劳,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陪读陪练、对选手考核、分析每个选手优劣势并针对每个选手有侧重的训练、联系训练场点等等。虽然他没参赛但也一刻没闲,充分做好集训和后勤保障工作,集训近两个月内李志勇同选手一样没有过过完整的周末。
李志勇作为流行病学调查室主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积极主动深入一线,跳猪舍钻羊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工作,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人感染后主要侵害生殖系统。2000年之后由于焦作市牛羊养殖量大增,之后的几年人间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卫生部门和畜牧部门启动了联防联控机制。自2010年李志勇负责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后,他积极与卫生部门沟通,多次到现场参与布病牲畜处置工作,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焦作市布病防控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民族聚居地造店村的人间布病发病数逐年下降,从2013年年新发病人41例下降到2015年的2例。去年8月我国发生非洲猪瘟以后,李志勇持续工作在动物疫病防控一线,无论白天黑夜,不管刮风下雨,不分工作日还是周末,只要接到疫情报告,他都保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往往采完样填完表已到深夜甚至第二天凌晨。恶劣天气往往是畜禽疫病的高发期,去年几次出现场都是在下雨天和下雪天,特别是下雪那次,户外零下好几摄氏度,李志勇和市县的同志穿着单薄的胶靴在现场指导应急处置工作直到深夜,及时拔点灭源,消除疫情隐患。
2008年李志勇结识了妻子崔黎艳,在焦作组建了小家庭。然而,生活刚见起色,不幸却降临到了这个家庭,2015年二人的父亲相继去世,岳母早已不在人世,二人唯剩一个体弱多病的老母亲。工作之余,李志勇总是给家人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用心经营家庭,用自己积极的心态影响着一家人,使母亲和妻子从悲痛中逐渐走了出来。
此外,李志勇还一直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四城联创”、志愿者服务、文明单位创建等活动,累计义务献血3200毫升。
李志勇用短暂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忠诚为民的壮美赞歌,诠释了共产党人对党忠诚、热爱工作的高贵品质,彰显了农技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王平:扎根兵团 担当奉献
王平,今年48岁,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84团7连党支部副书记、连管会连长。
1988年,王平从四川跟着亲友来到了84团,从以前的农民转变成了一名兵团的职工。虽然同样是种地务农,可在团场、在连队,除了种地、养殖牛羊以外,她还多了另外一种身份,那就是守边、护边、维稳。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她对兵团增添了不一样的情感。
刚到连队的时候,王平跟着老一辈军垦人学着种地、参加训练,学他们吃苦、奉献的精神,虽然很苦很累,但也慢慢地让她变得越来越坚强。
2008年,王平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尽己所能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实现共同富裕成为她入党的初心和誓言。有一年,王平婆婆病了,连队的卫生员来给婆婆打针,一看床上垫的都是麦草,盖的只是一床薄薄的被子,卫生员赶紧回家拿来了一床被子。虽然只是一床普通的棉被,多年来却一直温暖着王平的心。
连队职工刘俊礼,拖家带口来到连队,从没钱种地到后来脱贫致富,只要他有难处,王平都竭尽全力去帮他;有一年,连队8名职工没有资金承包土地,王平把家里准备买农资的12万元拿出来借给他们;连队职工张建东出了车祸,急需3万元手术费,他的妻子王雪花打电话找王平救急,王平放下地里的活当天就把钱打到了她的账上……后来,在王平的提议下连队党支部还成立了“王平帮扶基金”,她每年都拿出5万元作为基金,帮助连队急需使用资金的职工。
2007年,连队部分职工放弃刚刚播种出苗的土地,到外面去打工,这870亩地成为了一个烫手山芋。时任连长卜宪运找到王平,让她把这870亩撂荒地接下来。最终,王平下定决心答应了。那一年,她向银行贷款20万元,一心扑在地里抓田管,年底获得纯利30万元。第二年,那些撂荒地的职工纷纷找到王平,希望能重新收回自己的地。面对撂这些职工,她没有丝毫犹豫就把地还给他们了。
2016年,84团遭遇十年不遇的特大冰雹,王平种植的1400亩小麦颗粒无收,480亩常规玉米变成了光杆儿,还有200亩打瓜被砸得干干净净,直接亏损180万元。即便如此,她在抗灾自救的同时,依然用贷款为连队党支部“扶贫帮困基金”注资2万元,又为18户职工家庭垫资18万元购买了农资。
这些年来,王平先后拿出180多万元无偿借给有困难的职工,购买生产资料、解决生活困难,从来没让职工群众打过一张借条,也从来没有记过一笔账。她热心公益事业,近年来,为连队、学校孩子、老年公寓老人献爱心累计达10万多元;帮扶贫困职工家的两个孩子圆了大学梦;为连队重病患者垫付资金5万多元;为老年公寓购买健身器材1万多元……
恰逢兵团深化改革大潮,在推进团场综合配套改革过程中,王平被连队全体职工推选为84团7连党支部副书记、连长。面对新的身份,王平觉得只有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意识,把职工的事作为自己的事,把老百姓的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才能成为合格的“两委”人员。为此,她把地里的农活全部甩给了丈夫,自己全身心地扑到了新的岗位上。连队职工购买农资无从下手,王平带着大家去一家家农资经销店联系、比对,为大伙儿节约成本20多万元;田管时节,她想方设法为职工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大伙儿把好滴水、中耕、施肥、化控等技术关;秋收大忙时节,她忙前跑后,积极帮助职工协调收割机、拉运车辆,帮着大伙儿跑市场,联系农产品销售。而这一年里,丈夫黄应明忙完地里的农活回到家里后却很少能吃到一碗热乎饭。
带着一份责任和信任,王平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深入宣传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积极推进改革各项工作,在新的征途上,不畏难、不退缩,一如既往做好扶贫帮困工作,真心实意为职工群众服务。当前,她和连队的职工们无论酷暑寒冬,都主动参加团场和连队的值班备勤、巡逻训练,守好边、护好防、站好岗,自觉融入兵团“职工、身份地、民兵义务”三位一体的体制机制。
金黎平:扎根一线搞科研 忘我奋斗三十年
金黎平,女,1963年出生,浙江东阳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金黎平1984年考取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铃薯遗传育种硕士研究生,从此与马铃薯科研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参加工作的30多年来,她初心不改、热情不减,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满腔的工作热忱投入到她所热爱的土豆事业中。
她率领团队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十余个育种基地,一年到头有一多半时间穿梭在全国各地的马铃薯主产区、育种基地和体系试验地里。
白天忙地里,晚上也不能休息。金黎平2008年起担任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012年起担任农业农村部薯类生产专家组组长,长期组织协调全国马铃薯研究工作。繁重的工作任务使得她长期睡眠不足,有几次身体不支、几近晕倒在地里和会议上。但她依旧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地工作。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通过资源整合、联合攻关和体系文化建设,她打造了一支精诚合作的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科研团队,出色地完成了农业农村部薯类学科群和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及研发任务。
30多年来,金黎平主持完成了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948重大项目和农业行业专项资金项目等课题20多项。经过长期的研究,积累了一大批遗传群体、品系和品种等种质资源,保存了国内外各类马铃薯种质资源2200余份,系统鉴定评价了近1000份资源的表观性状和遗传多样性,建立了我国马铃薯审定品种特征特性数据库,建立了主要性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体系和马铃薯综合高效的育种技术,育成了20多个鲜食和加工用新品种在全国推广,仅育成的早熟品种就累计推广了7800多万亩。
我国是世界马铃薯第一种植大国,常年种植面积8700万亩左右,60%以上的种植区分布在贫困区域。金黎平积极参与国家层面马铃薯产业顶层设计,组织和带领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在连片特困区开展了200多项试验示范,累计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500多万亩,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近2000次、发放技术资料近20万份。她从贫困地区对品种资源和科研人才的迫切需求入手,分别在连片贫困区马铃薯主产区张家口、甘肃定西、湖北恩施、贵州毕节和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等地建立了研发和示范基地及专家工作站,长期致力于科技精准扶贫。
地处乌蒙山区腹地的贵州省毕节市是我国最大的马铃薯主产区之一,从1997年开始,金黎平及其团队配合国务院扶贫办,帮助贵州省发展脱毒种薯生产和应用,在毕节地区开展马铃薯产业扶贫。2012年,金黎平受聘毕节市农业科技顾问,经过对调研结果的细致总结和分析,依据当地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和从业者技术水平,协助毕节市和第一大主产县威宁规划了区域布局和生产推广体系,提出了重点工程、品牌和文化建设。经过多年发展,毕节市现已成为全国马铃薯四大主产市之一。2000年-2016年,种植面积从233万亩跃升到520万亩,鲜薯总产量从242万吨跃升到718万吨,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占比达65%。2016年,威宁县农民从马铃薯产业中实现人均纯收入1690元左右,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2%以上。
河北北部坝上地区4个国家级贫困县,20多年前,金黎平就和当地农科所合作建立马铃薯研发基地,并以基地为依托,以研发的新品种新技术为支撑,积极联合多方力量,推动当地产业发展。经多年发展,张家口坝上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基地和种薯繁育基地,在坝上马铃薯基地选育出了“中薯18号”和“中薯20号”等8个马铃薯新品种,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作物。
扶贫先扶智。在科技扶贫过程中,她注重农技人员培训和当地研究人才的培养。她率领团队常年为各贫困区开展科研和农技人员技术培训,多次参加各类科技咨询和服务活动,培养了“西部之光”学者、西藏和新疆特陪学员和推广硕士等20多名,为贵州培养了两位马铃薯博士。
王传喜:代村之变 看“领头雁”
王传喜,1968年9月出生,现任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委常委(挂职)、卞庄街道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1999年,王传喜带领村民先从保护土地入手化解矛盾,妥善解决了存在多年的乱划、多占宅基地以及承包地分配不公等问题,出台保护土地的“三不”村规:不卖出一寸土地、不破坏一分耕地、不乱划一户宅基地。2002年开始,他带领村干部规划建设了代村农业科技示范园,引进一批合作社、农业企业进入园区。建设了第一批温室,推广以越冬蔬菜为主的高效农业生产,建设了果品基地、花卉基地。2007年开始,累计投资7.9亿元,规划建设了占地2万亩的国家农业公园。建成10万多平方米的智能温室,示范引进了100多个蔬菜品种。
2012年4月,王传喜委托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规划,培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支柱产业。2013年开始,代村建成1万平方米的“沂蒙山农耕博物馆”、1万平方米的“雨林王国”、15万平方米的“竹林水岸”;建成“兰香东方”馆,引进各类兰花名品100多种;还在室外建设3000多亩的油菜花基地、1000亩的涵养湿地。2015年,建设了4万平方米的“沂蒙老街”。2018年以来,建设了3.5万平方米的临沂农展馆,新建辉煌中国馆、幸福家园馆、中国知青村“两馆一村”及“一带一路”景观。
王传喜利用代村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优势,2010年投资建设了代村商城,一期工程占地30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在此基础上,后开发建设了代村商贸物流城,已开发建设800亩,完成投资3亿元,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现有商铺3000多家,增加管理人员就业岗位200多个,围绕商贸物流服务增加就业6000多人,集体经济获得收入4000多万元。
实施村庄改造,打造宜居家园。2005年王传喜带领村民启动实施“十年建成全面小康村庄”总体规划,2006年开始,用了十年时间分九批次完成了旧村改造任务。建设住宅楼65栋2000多户、小康楼170户、老年公寓二处200户。村集体投入补贴2亿多元,2015年底全村居民搬入新居,零占耕地、零投诉,节省出几百亩土地。配套建设了便民服务中心、社区医院、幼儿园等。居民区实现了高标准“五化”“六通”,家家利用太阳能,物业统一管理,污水和垃圾实现集中处理。
保障村民福利,共享发展成果。自2005年起,代村村民基本生活食品由村集体统一无偿配供;60岁以上老人住进村集体提供的“老年公寓”;60岁以上老人分年龄段、按月享受“老年优待金”,年龄越大标准越高;村民100%参加“新农合”“新农保”,所需资金由村集体全部承担;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年享有村集体发放的助学金4000元、奖学金1万-5万元。
加强支部建设,筑牢坚强堡垒。1999年以来,王传喜撰写190多本工作笔记,记录着他7000多个日夜的工作轨迹。代村每天早晨6点都是村“两委”班子例会时间,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通报前一天工作开展情况,安排当天的工作任务;每月5日晚上定为党员固定学习活动日,对党员进行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他带头向全村党员群众约法三章:村里工程绝不许亲朋好友插手、惠民政策绝不因沾亲带故徇私、干部选用绝不让直系亲属沾光;带动“两委”成员公开承诺:绝不假公济私、绝不侵占集体资产、绝不让党的惠民政策“缺斤少两”。
重视人才引进,搭建交流平台。王传喜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引进,代村制定了“优先安排就业、住房、子女入学,优厚薪金待遇”等政策,通过“三引一促”引来大批高科技人才安家落户。吸引台湾兰花专家张福明博士入驻兰花馆,为代村培养“乡土”管理技术人才,吸引了一大批大学生回乡创业,聘任一批老专家、老干部成立了顾问团,进行实地的帮助和指导。目前,代村规划建设中国兰陵“新农人”培训中心,该中心占地150亩,预计年接待培训学习人数可达20万人次。
经过20年的努力,如今的代村在王传喜的带领下,已经由债务沉重、人心涣散的落后村庄,发展成为了年集体收入1.2亿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8万元,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的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杨大可:躬耕满目青山 点化富民金山
杨大可来自重庆市云阳县无量山。他家是种梨世家,父母继承祖业,经营着爷爷留下的几十亩梨田。1999年,杨大可从四川大学毕业,带着西南财大毕业的女朋友,回家接爷爷的班儿——种果树。
回乡那年,杨大可在无量山上承包了288亩荒地,全家出动,撬开满山的石头,打下3万多个两尺见方的树窝,开荒种梨。头三年,杨大可把每一分钱都投入到种苗和管理上,有时穷得连锅都揭不开。后来,为了提高效率,杨大可和女友干脆在园地里搭起简陋的窝棚,吃住在园地。冬天,寒风刺骨,双手双脚长满了冻疮,自来水管结了冰,要到300米外的河沟去挑水和洗衣。夏天,烈日当空,背上被太阳晒脱一层皮,晚上的时候,果园的蚊子嗡嗡直叫,叮咬得人整晚整晚的睡不着觉。
2002年秋天,杨大可的付出有了回报,果园首次喜获丰收,2万-3万斤梨子带来了五六万元的收入,乡亲们被眼前的事实震憾了。
从那以后,杨大可开始动员亲朋好友都来种梨,并且主动与农户签订承包协议:将种苗提供给村民,并实行“三包”(包成活、包技术、包回收),挂果后再付款,成活率低于95%的由杨大可补栽;种植期间,无偿提供技术;果实成熟后,以高于市场批发价收购。
传统农业看天吃饭风险大,杨大可就着力推广高效生态经济园,树下种草、以草养羊,羊粪又成为肥料;饲养蜜蜂为果树授粉,还可以收获高质量蜂蜜。采摘季果园向游人开放,色彩缤纷的水果和野生的药材、蘑菇,让都市人享受大自然的丰富馈赠。一系列精细化管理让收入渠道多元化,即使碰到霜冻、冰雹或其他突发灾害,果园依然有稳定的收入。
目前,杨大可带领村民在无量山周边的乱石山上开垦出3万多亩果园,种植了46种水果。4-11月,车厘子、无花果、八月瓜、水晶梨、蒙娜丽莎李相继进入丰产期,并通过物流发往全国。
更让人惊喜的是,去年来参加“三下乡”活动的大学生,利用电商平台,只用了3天时间,就把价值180万元的蒙娜丽莎李全部销售一空!他们还在果园找到1000多成对的李子,取名“情侣果”,仅限在“七夕”发售,每对售价13.14元。这个创意,让蒙娜丽莎李的价格提高到上百元一斤,还供不应求!
现在的无量山,家家户户喝上了自来水,90%以上的农户住进了新房,人均年收入增长近10倍。公路通到果园门口,光纤正在建设,电商平台支持充分,基础设施达到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
村里的中科院研究生回来了,在树林里养锦鸡;村里4个大学生每人投资3万元开起了农家乐,去年夏天旅游旺季每人分红10多万元;在外发展比较好的建筑商也想回来投资一起种果树……
后来,杨大可被选为重庆市乡村振兴报告团成员。2018年10月,报告团一行人来到重庆市渝北区古路镇乌牛村,开始了一场乡村振兴的新实践。
通过实地考察,他们了解到,乌牛村原有500亩仙桃李投产,产量30多万斤,但因销售问题,最终只卖出12万斤;来年,全村800亩仙桃李将全面投产,产量达到50余万斤,如果销售问题不解决,全村发展产业的信心将会受到极大伤害。
一周后,报告团6名成员便成立重庆聚牛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乌牛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开发3000亩土地,双方按6∶4的比例分配项目范围内所有纯利润。
不到3个月,村里就完成了500亩仙桃李修枝、整形、刷白、施肥;装太阳能杀虫灯、铺防草地布、引进水肥药一体化设备;新增750亩地的宜机化改造,种上了蒙娜丽莎李、安哥诺李等20余个品种的李子树5万余株;同时新建了100亩农业大棚,引进36种特色李,培育不同种类的李子苗,打造种了可以同时结李、桃、杏的1万多盆果树盆景……乌牛村的产业链条不断拓展,乡村振兴的底气越来越足。
报告团的到来,让乌牛村变了样。村里增加了100多个就业岗位,外出务工青年也回来了。看到乌牛村发展红火,云阳商人刘曦阳也在临近的吉星村流转了600亩土地,投资2000万元,发展创意面条产业……
次仁云丹:情系农业 奉献一生
次仁云丹,藏族,中共党员,西藏山南市琼结县人,1993年7月从湖北省武汉农校毕业后,分配在西藏山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2019年6月,在种完扎囊县最后一块试验田后,因疲劳过度,肝癌、高血压、胆结石等病症同时发作,倒在了他挚爱一生的农技事业一线,年仅46岁。
1993年,次仁云丹放弃了在拉萨工作的机会,回到老家山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成为了一名农业科技服务人员。次仁云丹发现当地老百姓膳食结构单一,蔬菜需从内地引进而且价格很高,他主动向单位申请蔬菜种植技术研究经费,引进各种蔬菜种子开展蔬菜种植试验,研究常规蔬菜栽培技术,每天到田间地头观察、记载。通过3年的蔬菜栽培试验研究,筛选出了大量适合山南市气候条件的蔬菜品种,极大的丰富了老百姓的餐桌。
2000年,西藏首次开展农牧结合点工作,次仁云丹因业务基础扎实、基层经验丰富,被组织安排去贡嘎县岗堆镇牵头组织开展工作,他告别家人带着铺盖欣然前往。在此后4年间,他先后示范推广了地膜覆盖栽培、黄牛改良等11项种养实用技术,使项目区人均现金收入新增8000元,实现利润600万元。
1996年,山南市开始实施“124、125”种子工程体系建设。次仁云丹作为管理建设工作负责人,认真学习建设模式和运行管理办法,从种子源头着手,加强种子基地建设,开展提纯复壮。在他的带领下,山南市种子工程体系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效益,还从根源上改变了农作物种子“杂乱差”的状况。
2007年,山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全区首次开展测土配方项目。次仁云丹作为土样采集工作队队长,无惧高血压带来的头晕、甚至是生命威胁,带领技术人员赴海拔3200米-4500米的区域进行踩点取样,足迹遍布130个乡镇936个行政村,累计徒步行走1200余公里,为测土配方试验提供大量数据。
驻村期间,看到农田里的冬小麦株高矮、穗子小、杂草多,次仁云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解掌握基本情况后,他从单位调运冬小麦新品种种子,组织村民开展农作物田间管理培训,从播种到收获开展实地技术指导,不仅提高了当地冬小麦产量,还提升了村民科学管理农田技术。
听到次仁云丹去世的噩耗时,扎囊县扎其乡藏中村科技特派员米桑含着眼泪哽咽地说:“跟着‘就’云丹(就,藏语‘哥哥’音)一起搞了三四年种子田,一年比一年好,他怎么就狠心离我们而去了。”米桑回忆起刚开始种种子田时,群众收获后就堆放在家里或者是以普通粮食价格售卖。次仁云丹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联系拉萨、日喀则等地的农技中心,不遗余力的“推销”种子(较之普通粮食价格将近贵一倍),帮助当地群众增收100余万元。
在他生病住院期间,驻过的村、蹲过的点上群众得知消息后,纷纷自发地来到病房看望,看着昔日与自己一道下田入地、施肥喷药的好战友、好亲人疼痛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不禁潸然泪下。得知他去世的消息,藏中村贫困户巴旦顿珠老人泪如雨下。早前次仁云丹在工作之余走村入户摸底群众农业技术需求时,了解到年近七旬的巴旦顿珠与患有残疾的儿子相依为命,他在自家也不是特别宽裕的情况下为老人家里送去了一年的口粮,并自掏腰包3500元购置了家具。
2018年10月9日“秋播工作进行中”、2018年4月8日“田间地头的风景,撸起袖子加油干”、2017年10月2日“庆十一活动——种子包衣”……翻看次仁云丹的朋友圈,满满的都是对事业的热爱和忠诚。作为一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他一年有200多天都是在乡镇、村里度过,夏天做指导、冬天搞培训。
回看次仁云丹的一生,没有英雄壮举和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他26年如一日的坚守着平凡岗位。他用其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三农”干部“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时代风采,践行着一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技术报国、服务“三农”的初心和使命。
茹振钢:育好品种为百姓 搞好科研为国家
茹振钢,现任河南科技学院研究员。从1979年研究“郑引一号”遗传性状算起,茹振钢从事小麦育种科研工作已有40年。其间参与“百农3217”的繁育和推广,主持培育了“百农62”“百农64”“百农160”等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近5亿亩,增产效益达400多亿元。
茹振钢经常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他从生产中找问题、立课题,冒酷暑、战严寒,不分春夏秋冬,走遍了黄淮各类麦田。
他制定出“早播不受冻,迟播不晚熟,咋种都不倒,高产还稳产”的育种目标。为了早日实现这一目标,数九寒冬天,茹振钢在大田里观察小麦受冻的过程;在大风大雨中观察小麦的抗倒伏性能;在烈日暴晒下评选小麦的耐高温特性。就这样,历经8年的艰苦攻关,终于育成了在当时他认为很好的一个品种——“矮丰66”。
就在大家兴致勃勃地准备快速推广时,却遇到了持续一个多月的阴雨天。早播的小麦淹死了,晚播的小麦冻死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期盼,让百姓丰收的希望顷刻间都化成了泡影。茹振钢一下子崩溃了,连续几天高烧不退。但烧还未退,茹振钢就跑到试验田仔细地观察研究、寻根究底,终于找到了“矮丰66”的问题所在。原来它虽然地上长得很健壮像小竹竿一样,但地下根系扎得不深不多啊!
摸清了失败的原因,茹振钢再次鼓足勇气,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把北方小麦耐旱特性与南方小麦耐湿特性相结合,把矮秆与抗病相结合,把高产与优质相结合。为此,茹振钢还设计出瞬时风力达到10级以上的实验风洞,检验小麦抗倒伏能力;建造小麦地下根系走廊,能直观鉴定小麦的根系生长。
历经一次次的试验攻关。终于在2003年,一个高产稳产、好种好管、能抗8级大风、能耐零下16摄氏度低温的小麦品种“矮抗58”终于育成了!
2005年“矮抗58”通过国家审定,推广面积直线上升,一跃成为黄淮小麦第一大品种。截止到2017年底,“矮抗58”的种植面积累计超过3亿亩,增产小麦300多亿斤,实现增产效益300多亿元。
回顾40年的科研育种经历,茹振钢除了感谢对他影响至深的恩师黄光正之外,还有与他志同道合的妻子原连庄。原连庄既是一位蔬菜育种专家,也是一位贤淑善良、蕙质兰心的女人。
2011年,原连庄被查出直肠癌,在上海急需做手术。那一年,河南要申报国家“十二五”计划的重大农业项目,茹振钢是项目牵头人。
那一段时间,茹振钢一边要到北京参加科技部组织的答辩和项目申报,一边在为推广小麦新品种多方奔走,组织多省专家齐聚新乡开研讨会。研讨会一结束,茹振钢就火速离开会场,按原计划去北京参加科技部项目答辩,而后匆匆赶往上海陪护重病的妻子。
为了育种事业,一起出去旅游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望。在2009年初,临近春节,茹振钢主动提出要陪原连庄前往福建旅游,原连庄喜出望外。
但原连庄不知道的是,茹振钢那次的福建之旅还有自己的“小心思”:福建小麦具有抗赤霉病的优良性状,但因种种原因早已不再种植,茹振钢就是想借机再“碰碰运气”,希望找到梦寐以求的种质资源。
在武夷山上,茹振钢面对美丽的风景心不在焉。最终,他看到了一撮麦苗,快速跑到一棵小树下把几株青青的麦苗小心翼翼地挖了出来。
茹振钢的心愿满足,就地找了矿泉水瓶,把麦苗栽种进去,视若珍宝地两手捧着继续接下来的行程,时刻注意让阳光照着麦苗。
旅行继续转战下一个地方,坐在大巴车窗边的原连庄大喊一声“白菜”,原来她发现路边有一片白菜地,地里种的正是她寻觅已久的白菜品种。到地方下车之后,原连庄找地方买了鱼鳞袋,花了100多元打车原路返回那片菜地,一下子买下一大堆白菜。
这就是他们生活的乐趣,也是生活的全部。茹振钢说:“我研究的小麦,是主食,是‘粮袋子’;她研究的蔬菜,是副食,是‘菜篮子’。结合起来,才是生活的样子。”
刘济伟:扎根太行深山区的“林果县长”
刘济伟,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林果专家。2014年7月到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挂职帮扶。1年挂职期满后,由于工作表现出色,挂职时间又延期3年。
在阜平工作期间,刘济伟把自己专长与阜平实际有机结合,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晚熟桃、苹果、葡萄等优质高效水果种植。2018年,阜平全县林果收入达到3亿元以上。阜平林果产业的蓬勃发展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市主要领导的充分认可,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刘济伟为“林果县长”。
阜平为全山区县,人均0.96亩。过去种植玉米,每亩效益超不过1000元;种植大枣,由于管理粗放、模式落后,效益低下。刘济伟到阜平挂职后,为了深入了解当地林果产业发展现状,他白天深入乡镇、农村和群众座谈交流,晚上加班加点查阅资料,撰写总结报告,分析林果市场需求。到阜平半年时间里,刘济伟走遍了全县13个乡镇209个行政村。
经过深入调研,刘济伟发现阜平县具有发展高效林果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刘济伟向县委、县政府积极建言,先后多次主持召开专家评审论证会,集思广益,就阜平县产业结构调整思路进行讨论、分析,阜平县把发展林果业当作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明确了“以发展苹果、晚熟桃、葡萄等为主的果树种植,全力打造京津冀地区优质特色果品生产供应基地”的产业发展定位。
发展“苹果、晚熟桃、葡萄”等水果种植,对于阜平县大多数农户来说是“新生事物”。为帮助群众转变传统种植观念,刘济伟亲自联系指导,在阜平县重点乡镇建设高标准瓜果种植示范园,用事实和成果来说话,打消群众对发展林果产业的顾虑。
2015年3月,刘济伟指导阜平县固镇村建设葡萄种植示范园。从果园选址到现场施工,他都全程参与指导。按照设计好的园区定植图,帮工人一起拉线、撒灰、开沟、施肥,安装节水灌溉和电力设施。根据当前国内葡萄生产销售情况,挑选出8个优良葡萄品种,带领葡萄园负责人奔赴几百公里采购种苗。栽植、修剪、抹芽、吊蔓、掐尖,不错过任何一个环节,为工人讲解相应技术知识,同时严格要求按照技术标准操作。2016年,葡萄首年挂果,亩产就达到700多公斤。阜平葡萄种植园产出的葡萄因品种优良、管理规范,品质极佳,售价高达每公斤20元,仍供不应求。
2015年,在刘济伟的指导下,阜平县辛庄村建立了第一个礼品西瓜种植示范园。该品种西瓜因甜度高、品质好,每亩种植收益达4万元。与此同时,晚熟桃、苹果等果树种植示范园和两个晚熟桃种苗繁育基地,也成功建立起来。
截至目前,阜平共建设完成现代高效林果种植农户示范园12个,农业合作组织示范园6个,龙头企业示范园3个,中国农业科学院示范基地1个。种植示范园区的成功,带动了阜平林果产业的迅猛发展。几年来,阜平高效林果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累计发展种植面积6万余亩。2018年,丰产果园亩均增收达万元以上,当地群众通过园区务工、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和经营果园等多种方式获得收益,全县共有6804户贫困户总计21187人因此实现稳定脱贫。
随着阜平县林果产业的发展,刘济伟建议县委、县政府组建一支县级林果产业技术队伍。经过精心筹备,2016年6月,该县成立了林果特色产业专家服务组,每种果树聘请3名实践经验丰富的果树专家,每天在县内巡回指导,为各个果园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并定期组织果农进行技术培训。
2018年以来,阜平县林果种植逐渐进入丰产期。刘济伟充分利用阜平与其他地区林果产品生产错峰优势,不断开拓市场,推动果品销售。他多方联系省、市电视台、报社等部门,为阜平林果扩大宣传;与北京、石家庄、保定等各大超市对接,商谈合作事宜;联系深圳、广州等各地水果经销商,并争取电商平台对阜平农产品的支持,把阜平水果销售到全国各地。
2018年4月,刘济伟已到退休年龄,但他考虑到当地林果产业发展基础还较弱,有些产业才刚刚起步,于是他毅然决然申请延迟退休,继续留在阜平。
黄秀泉:坚守一线为初心
黄秀泉,来自福建省三明市沙县,一个普通的农技工作者。1986年,21岁从农校毕业,从此被分配到沙县良种繁育场(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国家和省市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示范等工作。33年来,黄秀泉始终坚守在繁重艰辛且平凡的农业科研一线。
1983年黄秀泉选择了三明农校农学专业,3年学成后,从农田走出来又扎回农田去,分配到沙县良种繁育场任技术员。
黄秀泉刚参加工作不久,谢华安等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到所里做试验。当时谢华安培育的“汕优63”已通过了好几个省的品种审定,有了相当大的推广面积。谢华安每年都会安排一段时间来黄秀泉所在所里开展相关育种试验研究。这期间天气很热,他们戴着草帽在田里观察记录。中午,为了节省时间,他们就简单地啃些干粮,继续干活。这更加坚定了黄秀泉从事农业科技研究的信心与决心,一心扑在良种繁育工作上。
1991年6月的一天,当时正值夏季汛期,黄秀泉带着几名技工在稻田里开沟、整渠、排水。突然,黄秀泉脸色苍白、呕吐不止,出现了“中暑”的症状。由于当时是“双抢”前试验的关键时期,黄秀泉顾不上身体不适,等到第二天才到县医院开了些药,又回单位忙试验工作。这一拖又是好几天,领导同事得知情况后,带他到南平九二医院复查,查出他患了“尿毒症”。
当时黄秀泉才26岁,领导、同事为他捐款筹钱,还从财政为他补助5万元。当年11月,黄秀泉做了第一次换肾手术。不幸的是,第二年10月,移植的肾开始排斥。黄秀泉一面进行抗排斥治疗,一面继续开展田间试验,又挨过了8年。1999年底,移植的肾功能完全丧失,黄秀泉再次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经过半年多的卧床治疗,才有所恢复,2000年9月他做了第二次肾移植手术。
两次换肾,长期的抗排斥治疗,免疫抑制剂、激素等药物的毒副作用,导致黄秀泉机体免疫力下降,造成许多器官损伤,出现视力下降、胆囊结石、高血糖、肠胃病等多种并发症。2009年7月,黄秀泉在田间参加早稻试验考种样品取样,指导安排晚稻试验插秧时,身上长出一个无名肿块,疼得连走路都很困难。为了确保中试数据的准确性,他强忍病痛把早稻试验结果整理分析报送好后,才到三明第一医院治疗。2010年底黄秀泉又检查出糖尿病,现在每天只能吃五两米饭,因为吃多了糖尿病会加重,但吃少了肚子一饿又会出现胃疼,经常疼得大汗淋漓、全身湿透。
水稻育种区域试验是一项意义重大、枯燥艰辛的工作,工序繁、耗时长,必须长期在一线蹲守。为了确保试验数据的真实可靠,黄秀泉认真细致地参与试验的全过程,经常冒着烈日高温、顶着风雨在试验田里播种、插秧、观察记载,白天要下田十几个小时,取得田间调查数据,晚上还必须加班进行统计分析,录入电脑,发现异常数据第二天还要及时复核,经常要忙到凌晨一点,一天就睡四五个小时,节假日也没得休息。一忙起来,黄秀泉就没有把自己当成一名病人。
几十年如一日,黄秀泉以水稻为业,以农科所为家,熟练掌握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杂交水稻高产制种和不育系繁殖技术以及水稻新品试验技术,2017年10月在国家区试培训会上,作为唯一基层试验人员作了《水稻试验操作技术》交流发言。黄秀泉负责的试验点每年要承担南方稻区(国家)、省、市水稻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引种试验、筛选试验、稻瘟病抗性鉴定等工作,共完成相关试验近400个组近5000个品种,提交试验结果近200份、米质检测样品1600份,提供品种审定试验现场20多场次。试验质量得到了各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和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为“天优华占”“谷优3301”“陆两优996”等一大批水稻优良品种得以大面积推广种植打下了坚实基础。还完成了“汕优63”“V优77”等制种,“V20A”“珍汕97A”“龙特圃A”等不育系繁殖8000多亩,生产杂交水稻种子70多万公斤、不育系种子30多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