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当区全域旅游释放新活力
11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贵阳)乌当区榜上有名。
近年来,乌当区抢抓贵州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和贵阳入选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等机遇,拥现代城市、特色小镇、富美乡村等地利之势,聚“大健康+温泉”等特色产业带来的人和之美,瞄准“山、水、林、泉、城”五大地标元素,科学统筹、精准施策,以“全空间规划促多规齐动、全视角打造促多景灵动、全产业链接促多轮驱动、全要素供给促多元互动、全社会参与促多方联动”的“五全”促“五多”思路,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如今,乌当区各地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多渠道促进“旅游+”,实现主客共享,富民增收。
顶层设计
为全域旅游示范引领方向
初冬时节,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游人如织。
在偏坡村村口,一幅乌当区区域旅游全景图很显眼:以偏坡乡为基点,往西南方向直至乌当中心城区,全程30公里,分布着乐湾国际旅游综合体、贵御温泉、保利温泉3个4A级景区;往西北方向直至最北边的百宜镇罗广村,全程约50公里,布局着枫叶谷、香纸沟、田韵罗广、羊昌花画小镇等知名景区。景区与景区之间,通过全域绿道建设,串联整合沿线的水系、农田、山地、林地、民俗、产业、乡村等特色资源,实现全域是景。
从20世纪90年代起,乌当区启动旅游开发建设,并形成乌当温泉旅游雏形。30年过去,乌当区已形成温泉旅游、休闲度假、生态人居、高端商务等几大旅游板块,走出一条“蜕变”之路。
在做好温泉文章的同时,乌当区主动求变,利用丰富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2010年,贵阳市决定当年的中国贵阳避暑季开幕式暨贵阳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乌当举行。乌当区抓住机遇,将王岗、陇脚、渡寨、阿栗、偏坡5个村寨进行统一规划,成功打造成“泉城五韵”乡村民俗生态文化旅游精品示范点,让乌当区旅游业迎来新发展,乡村旅游品牌不断深入人心。
2016年,在全域旅游的新发展蓝图下,乌当区将旅游业定位为主导产业,发布多个支持政策文件,完成《乌当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全域健康旅游规划》等,制定配套实施方案,完善乡村旅游等多个专项规划和督导评估机制,积极实现多规融合。设立旅游专项发展资金、贷款贴息、奖励补助、开放性金融等多元政策。强化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辖区内形成了以贵阳高铁东站,机场高速、高铁北站环线、高铁东站绕城以及贵瓮高速的立体交通网络,城域区间快铁、城市观光巴士、专线公交和通景公路等实现旅游有效连接。
而今,站在“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扬帆起航的时间节点上,乌当区立足当下、目光长远,以“一心三区”全域旅游新格局定未来——
“一心”即以都市温泉牵动,实现温泉景城融合、游憩医养共享,全面打造都市温泉康养大中心,整合现有的5个温泉景区,形成都市温泉集群,不断壮大多彩贵州·乌当温泉养生知名品牌;“三区”即打造醉美乡村民俗生活区、醉美乡村健康生活区、醉闲乡村体验生活区。
同时,以品质提升为目标,乌当区提出打造“6个第一”,有效释放全域旅游新活力——
打造温泉康养第一区,全面提升“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成果,森林覆盖率达58%;打造新堡养生健康第一乡、新场高山养生第一地,以及水田康养小镇等郊游憩息胜地;打造偏坡最美民俗第一村、百宜乡村休闲第一园,培育“五韵”为主的乡村旅游品牌;围绕相思河里第一景,打造香纸沟、盘龙山等省级风景名胜区,将20余处景区景点、26处非遗和文保单位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打造旅游精品线路。
全局谋划,全域统筹,务实推进,跻身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乌当区,继续全面盘活全区旅游资源,努力在全域旅游发展中贡献“乌当样板”。
产业融合
为全域旅游发展奠定基础
四川游客陈勇带家人到乌当区新堡乡游玩,车子刚驶入渡寨村,就被眼前的美景迷住了。
“朋友说,乌当区新堡乡不仅山美水美,还有古法造纸、簸箕画、布依族风情等特色文化,夏秋季节还能采摘水果,让我有空一定要来玩。果然,一点没失望。”陈勇说。
从道路泞泥让人避之不及,到山水秀美令人趋之若鹜,新堡乡全域的变化,是乌当区“旅游+乡村”工作取得成效的最直观例证。
纵观乌当旅游发展全局,“旅游+乡村”仅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冰山一角”。
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在全域旅游景区创建上,乌当区大力推动农文商旅业态融合转型升级,“旅游+”新业态全域开花。
“旅游+农业”催生出羊昌花卉、下坝樱桃、新场优质蔬菜、百宜果蔬茶、新堡休闲观光等一批代表性旅游景区景点;缔造出一批城郊游憩、乡村度假、特色餐饮等旅游产品。
“旅游+文化”不仅打造出美韵渡寨、福韵王岗、古韵陇脚等旅游品牌,偏坡“六月六”布依民俗文化节和新堡布依“三月三”文化节已成为乌当向外宣传推介文化旅游资源、提高知名度和扩大影响力的一张靓丽名片。
“旅游+商业”开发出以主题游乐园、非物质文化传承、特色民宿等为重点的、多样化的山地文旅休闲度假产品体系;以房车、自驾车营地、亲子露营、骑行、步行系统为主体的高品位休疗康体运动产品体系;以主题酒店、民宿等为代表的功用互补的度假住宿产品体系。
“旅游+大扶贫”建立“三零一有”旅游富民机制,仅2019年就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149.7万元。
“旅游+大健康”探索出“温泉+医疗+养老”于一体的医养健康小镇发展模式,泉韵健康养生示范基地初具规模,为建设大健康产业发展新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旅游+大数据”开发出“大数据旅游监测平台”、微信小程序“美丽乌当”等全域旅游智慧系统。其中,“美丽乌当”小程序包含景区、酒店、美食、交通等旅途所需信息,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在产业融合的推动下,顶层设计的引领下,全域旅游在乌当发展成果喜人。境内拥有3个4A级旅游景区、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全国生态文化村等旅游吸引物、旅游景区(点)20余处,还有各级文保单位、国家及地方非遗各26家,形成了“星罗棋布、众星拱月”的全域旅游壮美画卷。2019年,全区共接待游客2308.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8.9亿元,旅游增速在贵阳市排第1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