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雷达财经,作者丨李亦辉,编辑丨深海
随着3.15临近,消费者权益和产品质量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近期,网红美容仪TriPollar初普“温控超标致烫伤”上了热搜,尽管品牌方初普已作出回应,但此事却牵出家用美容仪行业乱象,质量瑕疵、虚假认证、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频发。
这些问题也让为美容仪带货的大主播们翻车不断。初普去年双11和李佳琦牵手,有统计称,“一小时销量破亿”。职业打假人王海称,辛巴卖的宙斯魅影美容仪用镀金冒充24K金。
李佳琦们带货的美容仪,到底是“真能美”,还是“智商税”?深圳消费委在去年进行的一项比较试验发现,10款热卖产品中有5款清洁功能卸妆干净程度“不如用手”,还有一些温热导入效果未达到宣传效果,功能自然无法发挥。
有专家认为,家用美容仪涉及电子、材料、临床医学等多领域,从原理上来说,家用没有问题,但目前行业尚无统一技术标准。由于技术不过关或是采用差的元器件,会直接影响产品使用效果。此外,家用的设备,比较小巧,能量、效果肯定和医用设备有差别,很难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李佳琦所售初普美容仪被王海打假美容仪作为一种新型电子品类,深受爱美人士的喜爱,市场出现爆发式增长,但行业问题频出,引发业界的担心。
首先是使用安全问题。近期,中国家电协会主办的中国家电网与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对NEWA、AMIRO等8款射频类家用美容仪的温度、使用安全等方面做了检测。
检测报告显示,初普家用射频美容仪TriPollar stop eye在人造皮的测试中温度过高不达标,使用时温度最高超过63.7℃,完全超出人体承受温度,存在很大程度的烫伤风险。
《南方都市报》也报道称,初普Stop eye的金属部件温升实测最高达74.1℃,存在高温烫伤隐患。另外,初普官配凝胶还被媒体曝出含禁用成分“NARINGENIN柚(苷)配基”,容易引发使用者有致敏反应。
关于产品被测试出温控超标的问题,初普代理商南京美洲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说明中表示,测试相关标准是推荐标准,而非国家强制安全标准。而且测试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温度测试结果,不过相关产品却在京东紧急下架。
除此之外,虚假宣传在美容仪行业也十分常见。去年双11期间,李佳琦直播间售卖的StopVx和StopEye两款初普美容仪以“拥有权威机构FDA 13项技术认证”为卖点。在王海提出质疑后,初普国内代理商向李佳琦道歉,称是“翻译失误”造成的误解,其后的介绍中也将“FDA认证”改为了“FDA认可”。
同样,辛巴网店所售宙斯魅影美容仪被王海质疑系镀金冒充24K金,由于辛巴在解说中提到此款美容仪是24k金所制成,未提及镀金这一说法,对消费者具有极大迷惑行为。
雷达财经发现,被美容仪拖累的不止李佳琦这样的大主播,涉事产品还出现在雪梨、时大漂亮等头部主播的直播间。而目前电商平台上的家用美容仪主要存在安全隐患、质量瑕疵、功能虚假宣传、夸大的过度营销等问题,投诉平台上有大量的消费者投诉信息。
有业内人士分析,美容仪行业乱象丛生,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产品利润丰厚,但目前没有家用美容仪美容效果的具体标准,因此监管难度极大,不管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市场对消费者的教育层面,家用美容仪市场亟待进一步规范。
消费者售后维权难天猫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家用美容仪市场规模60亿-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根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2020线上家用美容仪消费洞察报告》显示,在对20-49岁女性互联网用户的抽样调研中,有59%的女性表示曾经至少使用一种家用美容仪。
主播带货、明星代言、社交媒体种草,还有丁香医生、新氧、雪梨Cherie等自媒体和KOL的多方推广之下,家用美容仪逐渐变成了网红产品,受到消费者越来越多的追捧。但在上文提及的问题出现后,消费者却陷入售后和维权困难的境地。
以TriPollar初普为例,针对产品在烫伤方面的问题舆论和消费者投诉,初普售后客服与公司的回应几乎都归集为用户操作问题。
在2月21日初普官微的说明回复中,初普就Stop EYE的温升问题给予否认,表示自身产品检测合格,最大测温的温升效果是1.3K,这一数值与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检测得到的49.1K相差数十倍。
初普在电商平台上的客服反馈中,也同样不断强调烫伤是因为使用方法问题,而非仪器存在问题。
有用户晒出了与官方客服的对话记录,客服甩锅为与个人使用手法有关系,并不是仪器导致的,但同时又表示如果用户担心,可以为用户特殊申请退货退款。
还有用户在投诉平台上表示,自己花费接近4000元买的tripollar stop v美容仪还在保质期内,因产品问题却找不到售后。原来该用户购买时的tripollar旗舰店找不到了,产品也已下降,新的tripollar初普旗舰店认为跟他们没有关系。
另据据媒体报道,北京陈女士在使用某款射频美容仪后出现皮肤凹陷,但却因无法鉴定相关损害与使用美容仪有直接关系而导致维权艰难。
佛山南海区的郑女士去年10月网购的一款美容仪,使用时脸上起了水泡,治疗一个多月烫伤仍未恢复。郑女士多次跟商家沟通,对方发来一份2016年的产品检测报告证明产品合格,并让郑女士自己拿该产品去做检测。
对此,郑女士并不认可。她表示,虽然商家目前向自己提供了这款产品在2016年的一个检测报告,但是也不能代表目前购买的单个产品,就不存在质量缺陷或者质量问题。
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伤害的,侵害人应当赔偿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赔偿损失。
对于消费者维权难问题,有专家表示,现在的家用美容仪产品并不在医疗器械的监管范畴以内,它的美容功效也没有相关的标准要求。企业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生产产品,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也给市场监管和用户维权带来了困难。
该人士举例称,消费者很难对家用美容仪的虚假宣传举证。因为美容效果本身跟每个人的自身年龄、皮肤状况、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即使美容仪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商家也可以推卸是因为使用者自身的问题。
到底是不是智商税?关于美容仪是否属于智商税的争论一直存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主任赖维教授曾表示,判断产品的使用效果,单靠用户感受是不准确的。
他认为,比如美容仪抗皱、紧致皮肤的效果,要使用一些现代化的手段来进行科学检测、分组和对照,才能明确是否有效,不能简单全凭主观感觉。
但相关实验结果显示家用美容仪的效果与商家的宣传功能有出入。由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执行的比较试验中,部分产品除了可能因为温度过高、金属含量超标而伤害皮肤,面部清洁、温热导入和提拉紧致等主观体验也不如宣传的那么好。
该试验从各大电商平台购买5款微电流家用美容仪:NuFACE、nanoTime娜蜜丝、KEONBASO康堡仕、KINGDOMCARES金稻、ReFa黎珐;5款电离子型美容仪:SKG、MKE、Notime、Panasonic松下、YA-MAN雅萌。
在消费者最看重的瞬间提拉效果体验环节,美国品牌NuFACE样品,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均表示产品调至中高档位时电流感过大,体验感不好。附加功能清洁度方面,5款电离子型家用美容仪样品使用清洁功能卸妆不如日常人手卸妆干净,二次清洁效果也不明显。温热导入功能能够在敷面膜的时候帮助皮肤更好地吸收水分,结果显示,5款电离子型家用美容仪温热导入效果均不明显,并没有广告宣传的效果。
公开资料显示,市面上常见的美容仪包括电离子型、清洁型和频射型等,其中最火的频射型工作原理是通过可控“热损伤”,让皮肤误以为自己受伤了,进而促进胶原蛋白的新生。
上海的一位皮肤科医生表示,家用美容仪与医疗美容设备在原理上是一样的,其抗衰老作用在科学上是可行的。家用美容仪需要精确的温度控制,皮肤表面恒定在43度左右才能发挥效果,上下不超过0.5度,如果超过46度以上有可能导致低温烫伤,温度过低又不能发挥功效。但很多产品的温控做不到这一点,数千元的花费的确是在交智商税。
更为重要的是,家用美容仪涉及电子、材料、临床医学等多领域,技术不过关或是采用差的元器件,会直接影响产品使用效果。由于行业标准的缺失,这正是家用美容仪目前的现状。
“这些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美容,从原理上来说没有问题。但这类家用的设备,比较小巧,能量、效果肯定和医用设备有差别,不可能立竿见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慕彰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