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吗?”
文/晏凌羊
01
来了一个商务人员,问我们的合作价格,同时问价格是否可以再降。
我超级讨厌议价,认为这是浪费生命的做法,就让助理发了一个《关于不议价的声明》链接过去,标题中就写明了态度,第一句话是“亲爱的客户爸爸”。
岂料,对方开始教我们做人了:你不要发这种东西给我!直接回答“一分钱都不降”就行了!我没时间看!
我:????
我当真无法理解……别人怎么回复你,还得按照你的方式来?达不到你要求的方式,就知道别人怎么回复?管太宽了吧?
我说:发都发了,要撤回吗?
想了下,觉得这种反问不大礼貌,就撤回了。
但对方还是看到了,直接说:你这话说的,要跟我干架一样!
我强忍怒气回答:不是所有人都和你一样爽快,所以做了个回复模板,如果你觉得这样浪费时间,那就看标题就行了。你我无冤无仇,和气生财。
对方说:我没心情跟你讨论这些是非问题!以后再联系!
我说:好。
心里的潜台词却是:还联系你爷爷的锤子!
过一秒钟,就把对方拉黑了。
大家或许也可以看出我的性格:没人惹我,很温柔,感觉到别人的进攻性后,脾气立马上来,但是,非原则性问题,不愿意让对方知道我已经生气,不愿意把事态扩大化——除非忍不住。
作为乙方,我不想跟甲方代表正面刚,但这种甲方代表,也是属于我们必须要淘汰的客户之一。
而且,我敢打赌,这种甲方代表对甲方来说,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TA能坐在甲方的位子上,只是平台给Ta壮了胆,而不是自己有多大能耐。
当然,作为一个创业者,你哪怕已经成为了一个公司的负责人,依然要受甲方一个小啰啰的气,也是应该的。
02
一个大学生问我:如何在职场中学会沟通?
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专门聊一下。
早些时候,某大学的学生发私信找我,说想邀请我去他们大学做一场讲座,可是我听了大半天才get到对方的意思。沟通的过程也不是特别顺畅,我总是需要提很多问题,才能获悉到我关心的信息(比如讲座时间、讲座内容、差旅费安排等等)。
时不时,我也会收到一些寻求私信的合作。我发现,有些人总是很难把合作事宜表述清楚。他们像个勤快的小机器人,花大量的时间去介绍不知道从哪儿复制来的项目信息,最后直接问你一句:愿意合作吗?
每次听到这种话术,我都一头雾水。大哥大姐,我都不知道您是谁,不清楚具体的合作内容、流程、方式以及分工、权责利等这些最重要的合作信息,只知道你有那么一个项目,我真的没法判断我自己是否愿意合作。
他们以为自己是在沟通,但每一个回合的沟通,传达给别人的信息都非常有限。十句话中有九句是废话,是在做沟通无用功。
我觉得他们普遍犯了沟通中一个大忌:“我本位”沟通法,而不是“换位思考沟通法”。
所谓“我本位”沟通法,就是:我只向你阐述我想“告诉”给你的信息,不管你是不是听得懂、不管你是否需要这些信息,反正,我表达完了就可以了。
可是,他们只是在“沟”,不追求“通”。
“换位思考沟通法”,追求的则是“让别人听懂并有回响”。
这类人通常会先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对方,我希望从这场谈话中获悉怎样的信息。然后,他们会事先“设计”一下话术,尽量用最短的时间、最简洁的语言,达成沟通目的。
如果你是一个大学生,需要邀请嘉宾来做讲座,那么,最好的沟通方式是:自我介绍+情况介绍+你需要为我们做什么+我们可以为你提供什么。
比起长篇大论介绍本校举办的论坛历史到底多悠久、办了多少期、取得了多好的反响,你更多的精力应该花去探寻嘉宾意见以及落实具体的安排上。
比如,你可以这么开场:您好,我是某校某会某某,这是我的证件(证明身份的真实性)。我们学校有一个论坛已经开办很多期了,反响不错,论坛的相关介绍回头我发给您一个链接。现想邀请你作为一期嘉宾出席,请问您是否感兴趣?
如果嘉宾不感兴趣,对话结束。
如果嘉宾感兴趣,那就可以开启第二部分的对话:“如果你能来参加我校论坛,你可以享受哪些权利(比如学校可报销差旅费、支付一点点嘉宾费,费用以怎样的形式支付,食宿行将如何安排),而我们需要您准备哪些东西(讲座主题是什么,讲座时间是多长)等等。”
嘉宾答应了这个条件,那接下来就进一步对接嘉宾时间。最好是直接确定几个日期,让嘉宾从中选择一个,而不是笼统地约定一个时间区间。
如果跟别人谈合作,也是这样的。不必花太多时间去介绍你们的项目多么牛逼,简单说明下情况,然后阐明“如果和我们合作,你需要配合做什么,我们能给你什么收益”。
最高效的沟通,往往是“换位思考”得来的。
如果你是个化妆品导购,你与其花大量时间找一个客户背诵你卖的口红多好用,不如跟客户说一句:小姐,我觉得这款口红的色号很适合你的肤质。
很遗憾,这种以换位思考为核心的沟通技巧,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
03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博主的私信自动回复是:本号不处理客服问题,售后问题请直接联系客服,因为只有客服可以直观地看到你的订单信息、物流信息,及时给你反馈。客服解决不了,会反馈给我。别问“在不在”,有事直接说。合作,一口气把你要说的话说完,不要让别人花时间来了解你们的东西。
又比如,第一句话就问“在不在”,是商务沟通中的大忌。你问人家“在不在”,人家怎么回答?
又不是谈恋爱,聊天也要同时在线,有话一次性说清楚。问“在不在”,整一个无效沟通,既浪费自己的打字时间,也浪费别人看字的时间。
还比如,与人聊合作,最好先自我介绍,说清楚你是谁、你们的产品或服务是什么,你想怎么合作,合作双方的权责利分别是什么(最好站对方角度说清楚,对方需要配合你做什么,你又能给对方什么好处)……
这种东西,提前写好一个模板,复制黏贴就行了。别人一看,一目了然,直接回复你“干或不干”,彼此就能用很短的时间解决掉问题。对方不需要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合作形式,也不需要把时间花在“等回复”上。我遇到过的最奇葩的一个人,是这样的——
他上来就问我能不能帮他改剧本,说他手上有个项目特别急,急需人帮忙。
我问,您具体是哪家公司?另外,既然是谈合作的话,大家的权利应该怎么分?这些东西还希望您讲清楚呢。
对方怒了,说:“瓜都没种下你就想摘瓜啊。我能来找你,也是看得起你。”
我:????!!!!
我只能说,今天咱们说的这些都是最基础的职场能力,但我发现好多人居然不会。
其实啊,只要稍微有那么一丢丢换位思考能力,在职场上你就胜过了50%的人。
比如,给别人快递单号的时候,同时告知人家快递公司的名称,不让人家费事再问一遍。
比如,给人家收件地址的时候,把电话号码等信息给全,不让人家单独扒拉开通讯录去查你号码或多嘴再问你一遍。
比如,给人家收款信息、开票信息的时候,不发图片。
比如,在VX对话框里,少问“在吗”,有事儿直接留言。
比如,汇报工作时,先换位思考下“站在别人的角度,我这么表述的话,对方是否还听得懂”。
比如,尽量把工作做实、做细,尽量不要让别人给你收尾和擦屁股。
可惜,这类人在职场中可能只占50%,甚至真实比率还更低。
以上说的这些,你觉得有用就拿去用,觉得没用就继续我行我素吧。
--END--
作者:晏凌羊,80后,情感专栏作者,新女性主义作者,中国作协会员。著有畅销书《那些让你痛苦的,终有一天你会笑着说出来》《愿你放得下过往,配得起将来》《愿你有征途,也有退路》《我离婚了》《有你的江湖不寂寞——金庸武侠小说的另类解读》以及儿童绘本《妈妈家,爸爸家》。拥有13年金融从业(管理)经验,现为广州某文化信息咨询公司创始人、某文化传媒公司联合创始人。出生于云南丽江,现居广州。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晏凌羊 微博:晏凌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