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有人赚钱,有人亏钱。赚钱的人喜提玛莎拉蒂了,不赚钱的人在转发别人的玛莎拉蒂。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做微商到底有多赚钱?
真的能喜提和谐号,天天吃海参吗?
最近,一篇《明星夫妇做微商,纳税21亿成上海区百强》刷屏,人们才意识到,原来这个群体不是装富,而是真富啊!
文中提到:
张庭夫妻二人经营的上海达尔威贸易公司,上榜上海市青浦区百强优秀企业名单。该公司代理向记者表示,公司2018年度缴税总额高达96亿元新台币(约21亿元人民币)。
此文一出,引得微商兄弟姐妹们斗志昂扬,津津乐道,积极转载,添油加醋。
可惜这个数字是假的。
经过小巴的考证,达尔威确实是上海市青浦区2018年“纳税冠军”,但是纳税金额“只有”12.6亿元。
关于那次青浦区百强企业表彰大会,《文汇报》《解放日报》旗下的“上观新闻”在报道时都提到了达尔威的准确纳税金额。
当然,税额砍掉一半仍然很恐怖,排在达尔威之后的依次是中通、申通、韵达三家快递公司——目前中通市值135亿美元,韵达市值565亿人民币。
所以业内估计,达尔威的估值已经登上100亿美元关口,似乎也有几分道理。
但不得不说,这家达尔威及其品牌“TST庭秘密”,处处透着诡异的气息。
比如品牌官网,在考证过程中,小巴发现了近30家网站在为“TST庭秘密”产品宣传、招商、销售,而其中只有一家的备案信息指向上海达尔威贸易有限公司,其余的一点关联都查不出来。
那其他网站是怎么回事,友情支援吗?(“21亿元”等涉嫌不实的新闻,就是这些网站在传播)
微商的玩法,实在让人看不懂,于是我去请教了几位大头,下面就来听听他们的讲解。
过去,产品的营销环节会花费巨大成本,只为连接消费者心理认知上的一些触点。
现在,微商缩减了传递价值的渠道环节,把朋友圈变为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触点来卖东西。他们构建的基于熟人的信任关系(个体微商与品牌方,微商与终端消费者,微商群体相互之间),会瞬间击穿心理防线,因此朋友之间的口碑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解决产品信任问题的关键。
在背后支撑这个动力系统的,是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复杂多层的市场结构。
但微商未来想要更好地存活发展,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迭代进步。因为微商最大的优势——“自我膨胀”的激励机制,容易让人上瘾,也容易让人在无限放大的欲望的激励下触犯边界,做违法、违规的事。这成了最大的短板。
判断一个微商是否靠谱,在于它是面向终端消费者真实卖货,以此获利为目的,还是以发展下线获利为目的。
现在微商界流传的“价值观”是:不用努力就有钱赚,只要听话、照做、执行,你也可以左手玛莎拉蒂,右手知名人士合影,只要投资就有高回报。
低门槛的代理准入模式,无限的裂变可能,太多人被暴富神话洗脑,一时间,人人都怀揣着自己也可以改变命运,站在金字塔顶端的梦想。
但当从业的门槛低,管理的触角早期没有延伸到生态边界时,这一圈子就会走向无序混乱。毕竟它的底层商业逻辑,太过契合人性的贪婪和欲望。
最终的结局是:微商销售非常不稳定,往往后继销售不及预期,初级小代理货源积压,产品无法到达终端消费者手中。
而迫于库存压力,不堪重负的代理商开始低价清货,而层层冗长的代理制度,以及代理商一味地疯狂发展下级代理赚取中间差价,低价串货展开恶性竞争,市场乱价现象严重,最终导致整个销售市场崩盘。
在雪山崩塌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微商有人赚钱,有人亏钱。赚钱的人喜提玛莎拉蒂了,不赚钱的人在转发别人的玛莎拉蒂。
2018年,我去拜访了很多微商,对这个行业从不相信到佩服。
微商的核心是基于人的代理模式。第一个关键词——人,做微商的人第一要打造自己的人格,不管是微商晒读书还是晒旅游,晒买房买车都是为了打造自己的人格。当你一开始不相信他,但是发现他发了一年还在坚持时,你就可能开始佩服他了。
信任是微商成单的关键。微商的代理模型是很多种玩法。简单说分为会员升级制和批发拿货制,但是本质都是拿越多货,赚越多。
所以,在理解微商时,不要将其理解为零售,而要看成批发。最早做微商的人本来就是各个城市的小批发商们。
微商模式是很先进的商业模式,哪怕它看上去有点儿low。2019年的趋势是流量私域化,运营微商化。私域流量是最好的连接用户和了解用户的途径。
在整个互联网流量成本剧增的2019年,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学习微商的做法,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微商学习做好一个企业。
当然,微商肯定有风险,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商品质量、多级分销和私账收款。
微商的核心成交场地在微信个人号中,监管最薄弱,容易投诉无门。特别是很多喜欢在微商那里购买的零售、土特产,大部分都是三无产品,存在大量安全隐患。
另外,就是微商常常建立多级分销体系,很容易触及“传销”的法律红线。因为在微信个人号体系内,都是用私人转账的形式完成交易,没有支付宝等保障体系,这个也容易出现纠纷。
微商的发展基于微信的兴起,是社交电商的一种形式。
微商的形式很多,零售、服务等等,只不过现在大家一般说的微商都是指招代理模式的微商,或者是借着微商的名头做传销、直销和资金盘的。
但它们的本质一样:都是通过建立自己的流量池,来赚钱和变现。这种方式可以理解为朋友圈摆摊,成本非常低,甚至低于开淘宝店。
但这样的模式还是有风险,主要在于两点:① 压货投资会不会太大;② 是不是有传销风险。
今年1月初公布的电商法,对这一群体还是有一定约束力的。首先,电商法发布背后的潜台词,是判定了目前的微商大部分属于非法经营;其次,很多微商公司也开始让代理商注册公司来规避风险。
其实,就算不出法规,微商模式也已经走下坡路了,主要原因是涸泽而渔,钱都被圈得差不多了,但真正靠谱的产品和服务没有沉淀下来。
微商的模式不稳定,上下级间没有管理体系,更像是一个层层推行的批发制度,这导致难以进行人员管理,赚钱的团队聚集一帮人,不赚钱的团队就散了。
这样的局面,只能靠传销的管理模式和培训模式。
传销有一整套的价值观、管理系统制度,产品只是一个道具。只有把直销这套东西引进来,才能有上下级,有价值观,有了事业导向,才能够让这个公司更稳定。
“TST庭秘密”就是这种情况。微商圈其实不把他们当作一个微商,他们核心还是直销。包括张庭和林瑞阳都是台湾人,台湾就是传销大省,他们在传销上非常有经验。
前两年,微信曾大力整顿朋友圈广告,对各大营销号正在实施限制和打压。国家也曾出手打击“类传销”微商,所以到目前为止,微商的规模已经萎缩了不少,留下来的基本上比较规范。
在我看来,微商分为两种:一种是靠卖货赚钱,另一种是通过传销模式(不断发展下线)来赚钱。
张庭所在的公司属于前者,主要通过卖货赚钱,张庭夫妇作为创始人,肯定能赚钱,因为代理群体很大,有几十甚至上百万。至于某个卖货的人能赚钱吗,赚多少钱,很难说。
总体而言,公司依靠暴利产品赚钱,头部代理赚钱,但末端代理商赚不了多少钱。
本篇作者 | 梦清 | 诗琦 | 木有药师 ; 当值编辑 | 诗琦 ; 责任编辑 | 郑媛眉 ; 主编 | 魏丹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