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日报
近日,一项名为《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引发广泛关注。从项目简介上看,不乏各种生物学领域的常见字眼:基因组、转录组、突变基因、基因敲除和结直肠癌等,专家称,不亚于一名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准。然而,这篇论文竟出自一名小学生之手,网友忍不住直呼:“真是百年一遇的医学奇才!”
网友的慨叹,还真不一定是字面意思,而是隐含了某种讽刺意味。这篇貌似“高大上”的论文,未必名副其实。有网友找出了蛛丝马迹,根据这名陈同学的日记,他所提到老师是研究C10orf67的行家(后被证实为该同学父亲)。刚开始,这位同学还“上网搜了一下什么是基因”,但3天后,已经能够了解、判断基因表达水平与功能。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了,成功的后浪背后往往都有几个前浪,这不过是家长或老师的一次“代写”罢了。
围绕所谓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似乎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不久前,半月谈的一篇文章指出,一等奖项目里高端仪器比比皆是,但有的仪器连中科院的研究员都申请不到;有的医学题目专业性太强,基础医学硕士或者临床医学科研型博士才能拿下……这些科研怪象的成因,有心人一目了然:一些“神通广大”的家长亲力亲为,从搞科研、策画展、发文章等方面,砸资源、拼人脉,不惜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安插到孩子身上,为孩子升学全面助攻。
“艺术圈的搞艺考,学术圈的拼竞赛。”五花八门的助攻行为,缘起于特长和加分之间的挂钩行为。比如,此前一些学校具有自主招生权限,原本是为了给能力突出的学生创造机会,但实际上,也为一些隐形权力创造了“后门”。约束“隐形加分”,关键是设立防火墙,改变高校自选动作大、监管力度比较弱的现状,清除暗箱操作的空间。今年,教育部明确规定实施强基计划,取消特长生、竞赛生培养与升学加分的脱钩,就是为了关掉这里的“后门”。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上还存在一种常见心态,认为即使常规高考途径的加分取消了,也会在平时各种保送、评优、评奖计划中有所体现,因此仍然迷恋于弄虚作假。针对这种现象,需要加强制度层面的反思。就拿学校评优评选来说,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只看“卷面成绩”,更要看获得方式是否诚实守信、是否真实可靠。如果学生拿出的东西来自于某些名声烂大街的比赛,就可以考虑排除;如果跟个人平时表现不符,也要加强学术成果审查。
最后,还想对那些迷恋“助攻”“镀金”的家长们说,“走后门”“找捷径”看似可能更顺遂一些,但站在人生的大局上,这是短视之举。人生最重要的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家长们需要树立榜样。倘若心怀鬼胎、弄虚作假,歪曲了孩子的价值观,长远看无疑也是害了孩子。(扶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