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价收购微信号_长期高价回收微信号

24小时在线收购微信

好消息!微信回收秒结有没有(300高价收购微信)

频道:24小时在线收购微信 日期: 浏览:25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云舒

好消息!微信回收秒结有没有

1月23日,北京冬奥村迎来预开村,各国各地区代表团先遣队伍将进村入住。图为北京冬奥村下沉广场内展现的中国元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12天。今天,位于北京城区的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迎来预开村,各国各地区代表团先遣队伍将进村入住,进入赛时运行机制的预热期。

北京冬奥村将为参赛运动员和随队官员提供“53天*24小时”保障服务。运动员的“家”究竟长什么样,运用了哪些硬核科技?面对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北京冬奥村将如何应对,保障运动员的健康?记者探访了北京冬奥村这个绿色、科技、充满人文关怀的运动员之家。

代表团接待中心由老厂房改建,秉承节俭办奥理念,运动员房间处处体现人性化关怀,无障碍设施细节令人暖心

走进北京冬奥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显眼的红砖建筑。这是北京冬奥村的运行区,将承担各代表团注册、安检、礼宾、媒体接待等功能,是运动员和随队教练入住北京冬奥村的第一站。

“这片区域是由原老厂房15栋既有建筑进行翻新改造建成的,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的基础设施之一。”北投集团冬奥村项目部项目经理屈晨告诉记者,冬奥村的建设秉承“节俭办奥”理念,在尽可能保留原老旧厂房既有建筑的基础上,翻新了1.26万平方米的外立墙面,并对室内进行了装修和改造。

“红砖墙+银色钢结构”的造型,让运行区建筑呈现出传统工业风的复古感,而建筑内部却透露出浓浓的科技范儿。记者看到,宽敞的大厅内,语言服务和导航机器人不断移动。据介绍,这款机器人作为志愿者引导的重要补充,将为各国代表团提供引导等相关服务。

运动员在此完成注册激活后,即可入住居住区。居住区由20栋公寓楼组成,分为东、西两区。公寓楼外观采用了橘黄和银白的冷暖色搭配,十分讲究。公寓共分为4个户型,分别为135平方米、165平方米、190平方米、220平方米。

以人为本是北京冬奥村建设的重点之一,在空气、水、光、运动、热舒适、声环境等方面关注居住者感受,旨在为运动员营造更舒适的环境。记者在参观过程中,也从各个细节感受到人文温度。

运动员公寓样板间给人的第一感受是简洁清新。天青色床头,白色墙壁、暖色窗帘、浅色复合木地板与深色家具的搭配,让公寓内部看起来温馨雅致。记者了解到,公寓原本设计有双人间,但因为防疫的要求,已经全部改为单人间。

房间内部,最吸引目光的是配有遥控器的智能床。据介绍,为了让运动员能够更好地缓解压力、放松身心,运动员们睡的床都采用记忆棉材质,不仅舒适结实,床头床尾还可以实现遥控升降。“这个床藏着不少‘黑科技’,它能自动检测你的状态,例如打呼噜了、侧翻身不舒服了,都可以自动调整,为不同使用场景下人体脊柱提供最佳支撑。”屈晨说。公寓还为有加长床需求的运动员准备了床尾凳,使得整个床的长度能达到2.2米甚至2.4米。

除了卧室之外,公寓还设置了不同的功能分区。例如,一间190平方米的样板间公寓共有2间卧室、1间会议室、1间办公室、3个洗手间、1个客厅,可以满足各国代表团开会、协商的需求。

为保障残障运动员的使用,残奥会房间均设立了完备的无障碍设施,室内门采用带有把手的平移门,无障碍卫生间地面为防滑地面,设置两侧有安全抓杆的坐便器,洗手盆为高度80厘米的台式洗手盆,淋浴间为无障碍淋浴间,设置安全抓杆和淋浴凳等。

“冬残奥会启用的公寓楼房间内的插座、按钮、开关都设计到了相应的高度,符合无障碍的标准,便于运动员进行相应操作,紧急按钮设在床头柜上方显眼处,如遇突发情况可一键呼叫,信息直达中控室。”屈晨说。

北京冬奥会赛时,18栋公寓楼将投入使用,预计接待来自约60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参加冰球、冰壶、花样滑冰、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和单板滑雪(大跳台)7个项目的1670名冬奥运动员及随队官员;冬残奥会期间,预计接待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参加残奥冰球、轮椅冰壶项目的534名冬残奥运动员及随队官员。

四合院、冰嬉图、非遗文化产品、中医药展示区……奥运文化和传统文化元素融合,展现浓浓中国风

中国风是北京冬奥村的突出特点之一。在北京冬奥村,随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记者注意到,剪纸、唐娃娃、曹氏风筝、火绘葫芦等,被工整地摆放在公寓房间内。这些非遗文化产品由北京市妇联组织“北京巧娘”精心制作,嵌入了梅兰竹菊等各式图案,展现了我国丰富多元的传统文化。

屈晨告诉记者,北京冬奥村居住区的设计理念来自北京四合院的院落形式,20栋建筑围成6到7个合院,打造成现代“四合院”。其中,有2个比较大的院落,其余两三栋楼各自组成小的院落。通过围合和开放的空间变化,形成楼楼有园、户户有景的社区归属感。

“两个中庭景观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清代乾隆年间的中国传统冰上体育活动图卷《冰嬉图》,加上其他景观植物,营造出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屈晨说。

冰嬉亦称“冰戏”,是我国传统冰上运动。清代宫内有冬季冰嬉的习俗,并将其视为“国俗”。乾隆年间,宫廷画家张为邦、姚文翰的《冰嬉图》,就是根据当时宫廷冰上表演的盛况而绘制的。冬奥村设计团队以《冰嬉图》为灵感,据此设计了“冰道”,而从运动员房间则可以鸟瞰冰道的全貌,感受“冰嬉”之乐。

除了运行区、居住区,北京冬奥村还外设广场区。冬奥会期间,各国代表团的旗帜将在这里展示,休战壁画签名也将在这里举行。广场区入口处,鲜亮的“BEIJING 2022”标识十分显眼。

广场区里涵盖了22处生活服务空间,涉及餐饮娱乐、商业配套、文化体验等多项内容。赛时,运动员可以在这里享受到“一站式”的生活服务。“这是运动员、随队官员交流互动的主要区域之一。”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场馆运行团队综合服务副主任杨敬枫告诉记者,在疫情防控闭环管理的条件下,为运动员提供各类优质的服务和保障尤为重要。

走进下沉广场内部,极具纵深感的长廊在柔和的灯光与洁净的地面的映衬下,现代感十足。在各个生活展区中,中医药展示区的标识格外吸引眼球。

据介绍,中医药展示区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承办。该展区紧扣“阴阳五行”学说理念,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命轨迹,以代入沉浸式多功能展厅形式,呈现中医之美奥妙、四季变换沉浸、人体经络构造以及“二十八星宿”“后天八卦”等传统文化内核,引导参观者体会“天人合一”的内涵,感受中医之妙,领略中医之美。

“中医药展示区将发挥专业特色,以‘中医药方案’为广场区各领域运营团队的保健和防疫工作提供助力。”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谷晓红说。

记者了解到,冬奥会赛时期间,正逢春节和元宵节,北京冬奥村广场区还将结合冬奥主题和冰雪元素,举办汉语学习等中国文化的展示活动。

冬奥期间“运动员大本营”将严格执行闭环管理,打造有温度的防护模式,筑牢安全屏障,保障参赛人员健康

“受到疫情影响,北京冬奥村的建设并不容易。”屈晨坦言,外地的建筑材料和工人进出都有不便。

“新冠疫情发生后,各种建筑材料进不来、施工人员上不来、建筑垃圾出不去,一度对冬奥村的整体建设进展造成影响。”北投集团纪委副书记赵建玲告诉记者,集团纪委闻令而动,迅速部署,监督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一方面,我们借助北京市冬奥监察专员办‘提级监督’的优势,积极向市纪委上报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得到市里相关委办局的大力支持,确保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高效推进;另一方面,全面推动集团各级纪检监察力量,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情况持续开展监督检查,坚持问题导向,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确保工程建设全程零输入、零感染、零事故。”赵建玲说。

在各方努力下,北京冬奥村建设做到了疫情防控和冬奥筹办两手抓、两不误,保证了各项筹办任务按时、优质完成。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冬奥会期间,北京冬奥村又将如何确保运动员及随行人员的身体健康?

“从1月23日到冬残奥会结束,北京冬奥村将实施闭环管理,以确保冬奥会的安全举办。在此期间,我们团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志愿者都会一直在冬奥村,为参赛运动员和随队官员提供服务保障。”屈晨告诉记者,所有进入闭环内的境内外冬奥参与人员和工作人员都将进行每日核酸检测。结束服务后,他们还将进行医学隔离观察和健康观察,确保万无一失。

闭环管理涵盖抵离、交通、住宿、餐饮、竞赛、开闭幕式等所有涉冬奥场所。在闭环内,参与者将只能在冬奥会场地间活动,使用冬奥会专用交通系统,参加与本人训练、比赛和工作等有关活动。

除了闭环管理外,北京冬奥村还采取了多种有针对性的防疫措施。北京冬奥组委奥运村部综合处处长、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场馆运行团队秘书长马博洋介绍,除了全程佩戴口罩、公共场所限流、提示、一客一消杀等措施外,北京冬奥村还将在场馆闭环内外区间设置硬质隔离及缓冲区,并对闭环内区域实行垃圾管控。

“除此之外,针对冬奥村内住宿、餐饮、清废、引导四个一线服务场景积极探索‘有温度’的防护模式,结合冬奥官方图形色彩、岗位职能,为赛时服务保障人员设计了轻便、美观、方便穿脱且具有日常防护功能的工作服。”马博洋介绍。

北京冬奥村将接待1600余名冬奥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服务团队超过5400人。届时如果出现阳性病例,冬奥村将如何应对?

对此,马博洋回应称,冬奥村将紧急启动及时报告、快速转运、对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终末消毒等措施。“发现阳性病例后,医疗团队将使用负压救护车迅速转运病例至定点传染病医院。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专家组分析判定密接者,在村内特定隔离场所实施观察。”

马博洋说,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将组织专业人员入村对环境及物品实施全面消杀。此外,如果发生规模性聚集性疫情,专家组将立即进行综合评估,确定进一步应对措施。

北京冬奥村赛后作为人才公租房使用,广场区引进商业向公众开放,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对于冬奥会场馆的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要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特色,注重运用先进科技手段,严格落实节能环保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展示中国风格。”而可持续发展的申奥理念和“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的中国方案,也令世界瞩目。

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总占地面积23.6公顷,总建筑面积共24.3万平方米,在冬奥盛会结束后,将如何利用?

“规划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注重绿色可持续、中国文化融入和赛后利用等方面的工作。”赵建玲告诉记者,赛后,运动员公寓将很快转换为北京市人才公租房,面向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人才配租。作为奥运遗产,运动员餐厅、运动员健身中心赛后将会保留,既节约成本,也可以展示2022年冬奥会的文化传承。

记者了解到,北京冬奥村居住区配备的所有家具以及布草,都是使用租赁的形式来完成采购的。“选用这些物资的时候,尺寸和规格都是按照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标准。赛后经过相应的处理就可以配置到相关领域,比如会议以及住宿的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场馆运行团队住宿副主任居强表示。

“冬奥会、冬残奥会结束后,我们要马上投入到公寓改造的工作中。”冬奥村项目部的一名成员告诉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冬奥村采用的是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形式。室内采用防屈曲钢板剪力墙代替了传统结构形式设计,这是一种可以回收的建筑材料,可以满足从赛时到赛后转换的要求,通过对空间进行再次分隔,满足未来的居住空间需求。

北京冬奥村区域位置十分优越。距离地铁10号线安贞门站、北土城站,地铁8号线奥体中心站的直线距离都在500米左右,交通便利。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场馆运行团队广场区经理瞿嵩明告诉记者,在冬奥会结束后,冬奥村广场区的商业业态也将进行调整。“计划引进其他商户,例如电影院、室内冰场等,打造北投购物公园,成为服务周边居民的商场及写字楼。这个区域将有望成为北京市民新的网红打卡地。”

赵建玲表示,北投集团纪委将重点关注冬奥村项目的工程结算和目前正在实施的冬奥村临时设施建设工作。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还将重点围绕集团承担的赛事保障任务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如今,北京冬奥村高高挂起了大红灯笼、中国结,衬托出浓厚的年味儿。迎风飞舞的各国旗帜、鲜艳靓丽的“BEIJING 2022”标识和憨态可掬的冰墩墩展板等,点燃了冬奥村的激情。

“一起向未来,北京冬奥村已经准备好了。”赵建玲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