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金错刀频道
题图/ 视觉中国
夏天将至,全网都是“刘畊宏女孩”,抓紧运动。
其实这时节还有项更有趣更高效的运动:放风筝。
4月18日,在山东潍坊,8个人联手放飞一只“中国空间站”主题的巨型风筝,力量与技巧的完美结合让居家健身相形见绌。
视频刚开始,很多网友还不以为然。
但下一秒,风筝露出全貌,模仿空间站对接,模仿宇航员出舱,他们都跪下唱征服。
这不是潍坊风筝第一次出圈了。
潍坊风筝,一直都是变态看了都要喊变态的存在,刘畊宏来了也搞不定。
一般的风筝,比的是谁设计更合理,潍坊的风筝比的是谁更不合理。
越不符合空气动力学的风筝,他们放得越来劲。
外行人如果贸然尝试,多年以后,都能清晰地回想起被“变态”的潍坊风筝所支配的恐惧,以及在大庭广众下,放不飞潍坊风筝的屈辱。
只有潍坊人,不仅能轻易拿捏变态风筝,同时玩着就把钱挣了。
给潍坊人一根绳,他们能放飞全世界放风筝,是很多潍坊人烙在基因里的祖传技能,还没有熟练掌握技能的潍坊人都在期待血脉觉醒的时刻。
草地上,蓝天下,风筝见证了当地人脸红心跳的社交活动。
潍坊人爱放风筝,离不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世上本没有人会放风筝,风刮得多了,空中也就飘满了风筝。恰巧在潍坊,每年刮两次风,第一次刮半年,第二次也刮半年。
猥琐发育至今,别人放的小燕子、小蝴蝶、小蜜蜂风筝,潍坊人早已玩腻,他们放的风筝是牛鬼蛇神,魑魅魍魉。
尤其是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会,在这里,你能看遍古今中外的流行文化。
喜欢异域风情的人,在这里能感受到埃及艳后眼中的幽怨。
对恐怖片情有独钟的人,也能获得大白天见鬼的真实体验。
还有人说,“上次不知道谁放了个观音菩萨风筝,害我拜了半天。”其实浪漫的潍坊人只是在模拟嫦娥奔月。
带小孩的家长更是来对了地方,各种动漫形象齐聚一堂,次元壁被潍坊人彻底打破。
中方代表选手有葫芦娃风筝,把葫芦娃和爷爷以及蛇精的心串一串,组成相亲相爱一家人。
国外代表选手有奥特曼风筝,神似蝙蝠侠的奥特曼,是潍坊人将日本IP杂糅西方文化的结晶。
但二次元世界,也只是潍坊人精神世界的冰山一角。
给潍坊人一根绳一片天空,他们能还你一个多元宇宙。
当鲸鱼、章鱼、乌贼遨游于天地之间,潍坊的天空就是没有水的海洋,躺在草地上,仰望满天章鱼,仿佛已经沉入海底世界。
下一刻,恐龙以及其他庞大的上古生物飘到眼前,让你梦回史前世界。
当其他奇形怪状的生物接连出现,你又会忍不住感慨:外星人攻打地球也不过如此了。
潍坊人也有接地气的一面。
潍坊的天空,除了牛鬼蛇神,还四处飘扬着土特产推广、招生电话、国庆献礼、法律法规等风筝,盯久了还以为是在看山东卫视。
对于潍坊,“山东济南,中国青岛,世界潍坊”的说法还是保守了。
卷死同行,承包全球80%的风筝把爱好玩到极致的前提是,能把爱好当饭吃。
没有经济基础的爱好,就是一盘散沙,风一吹就散了,再怎么绞尽脑汁也很难玩出新境界。
30多年前,潍坊的风筝企业只有20多家,现在达到了3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生产的风筝占到全世界的80%以上,年产值20多亿。
这其中就有潍坊国际风筝会的功劳。据媒体报道,风筝会期间的销量要占到全年销量的1/4。
换言之,风筝会是企业吸引客户的世界级舞台。
在会上,企业通过变态风筝,力争成为全场焦点,让潜在客户感受到他们的变态工艺。
最能体现变态工艺的,首先是充分发扬“浩克山东”的优良传统,把风筝做到令同行望尘莫及的“大”!
所以到潍坊,看到一群大汉在拔河,他们很可能是在放风筝。
然而有时,潍坊风筝之大,不知其几千平米,已经不是人力所能控制,必须出动铲车或拖拉机。
尤其能与太阳肩并肩的“龙头蜈蚣”风筝,更是巨型风筝的祖师爷。
1983年,在中美日风筝交流活动上,一位潍坊风筝大师靠一只50米长的“龙头蜈蚣”风筝,力压群雄,还吸引了美国西雅图风筝协会主席大卫·切克列,邀请师傅们参加西雅图国际风筝会。
但他们表示没钱去美国,提议在潍坊办风筝会,这才催生了潍坊国际风筝会。
此后每届风筝会,“龙头蜈蚣”风筝都在破纪录玩,现在的长度已经达到七千多米,需要50多人相互配合才能放飞,赶超珠峰不是梦。
这次放飞的“中国空间站”风筝,全长160多米,也是采用了“龙头蜈蚣”的腰身,上面的腰片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不仅有“空间站”,潍坊人连去“空间站”的交通工具都做好了。
几乎同比例大小的“火箭”风筝,从准备到发射到回收,中途甚至实现了空中分离,将严谨进行到底。网友说:把这画面发给美国人看,估计比真实的中国火箭发射更让他们震撼。
展示完中国航天力量,满腔爱国热情的潍坊人也没忘了国防军事力量。
十几名风筝师傅用时一个月,还原出“航母”风筝,上面停着战斗机,下面挂着螺旋桨,帮助中国航母“首飞”成功。
生活中该上天和不该上天的东西,通通都被潍坊人放大,送了上去。
潍坊人之所以对“大”有着变态级追求,因为“大”的背后,往往体现了“活好”。
比如“龙头蜈蚣”风筝,越是与地面垂直,证明其平衡性越好,但是越大,平衡性越难掌握,对取材、工艺的全流程都有相当高的要求。
当然,潍坊风筝“活好”如果仅限于“大”,未免有些无趣。
潍坊人的手上功夫同样是亮点。
在他们手里,风筝可以如战斗机一般,飞出真实战斗机编队飞行的气魄。
还可以如臂使指,来一出风筝版无人机表演。
身怀如此技术的潍坊人,辟谣说自己没有把风筝当通勤工具,很多人是不信的。
卷死自己,才是潍坊人的杀手锏相比在国际风筝会上炫技的工艺和技术,面向普通人,潍坊风筝却极尽接地气和实用。
哪怕是风筝白痴,潍坊的商家都敢以命做担保,许下承诺。
这样的信心源自传承了成百上千年的极致工艺,足以对外卷死同行,对内卷死自己。
早在明清时期,潍坊就以“二百支红炉、三千砸铜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名扬天下,手工业极其发达。
所以对于传统风筝的四大技艺“扎,糊,绘,放(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潍坊人深谙于心,甚至以年画的技艺绘画风筝,光外表就与众不同,所以潍坊成为了“鸢都”,被称为风筝发源地。
到了现代,潍坊人仍然没有停止内卷。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做出巨型风筝的潍坊人,一直想让普通人也体验与天斗的乐趣。
风筝大师王永训曾制作一只“天成祥龙”巨型风筝,面积达100平方米,但是风筝的翅膀选用碳杆材料,只要2级风力就可以起飞。
有人将风筝做得越来越大,也有人将风筝做得越来越小。
一位叫郭洪利的大师,能把风筝做成瓜子一样的大小。风筝虽小,五脏俱全,骨架、糊纸、描绘一样不少,照样能飞。
一位叫张效东的大师,首创了“折叠风筝”,1米长的老鹰立式风筝,可以放进一个砖头大小的盒子里。
在潍坊,风筝已经演变出千奇百怪的样式,也让普通人感受到了千奇百怪的趣味。
放一只“动态风筝”,不仅能飞,还能借助风力动起来,让你瞬间成为广场上最亮的仔。
还有的风筝,自带“音响”,风吹后自动合奏。高音甜,中音准,低音劲,总之就是通透。
潍坊人甚至打破了白天才能放风筝的偏见。日落西山后,潍坊的夜空总在吓坏小朋友,感动女朋友。
不断探索碳基生物的脑洞极限,潍坊人把原本简单的风筝玩出了花,也打造出了连义乌都动摇不了的特色产业。
不断创新,才会有真正极致的工艺。
只要热爱,才会有不断创新的动力。
潍坊人对风筝的热爱,最终也成就了潍坊人的最大浪漫:爱TA,就送TA上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篇作者 | 祥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