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武义传媒中心-武义新闻网
张伟平,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1995年7月获同济大学土建工程专业学士学位,1996年9月获准硕博连读,2000年7月获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9年12月毕业后留校任教,2003年6月破格聘任副教授。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力学学会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质量分会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可持续土木工程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既有结构检测评定与加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结构全寿命设计与维护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庆幸选择踏上土木工程探索之路
1973年10月,张伟平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泉溪镇,从小,他便是一个认真努力的孩子。从1999年留校当讲师算起,张伟平在同济大学任教已经22年头了。“我喜欢当老师。”培养最卓越的学生,将中国土木事业发扬光大是他一直在坚持做的事。
谈起选择这个专业的初衷,张伟平一直为自己的选择而庆幸,“当时的信息不向现在这么发达,学生在报考前对专业都往往缺乏充分的了解。我记得当初是听我哥哥跟他同学聊天的时候说土木工程专业好像不错,然后我就跟数学老师聊了这个话题。我老师就建议报同济大学,就这样同济土木给我留下了印象。”上世纪90年代初,大家对土木工程这个专业的认知度不高,并不是学生选择报考的热门专业。“当时可以说我对这个专业一点都不了解,更谈不上热爱。”张教授坦诚地说,“但当我进入这个校园,真正接触到这个专业之后,我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张教授表示,可能是性格使然,加上专业知识的吸引,他一头扎进土木工程的热土并沉迷其中。“深入学习之后,能发现这个专业很多有趣的、很有意义并充满挑战的地方,我很庆幸当初选择了这个专业,让我找到了这些年以及往后余生的热爱与使命。”张伟平说。
“90年代初,我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需求推动了社会对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从而为这个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正如他所预见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层建筑、交通枢纽、桥梁隧道、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张伟平留校任教后,在导师的指引下,具有前瞻性地开始关注大规模建设之后既有工程结构的安全,选择结构全寿命维护、结构性能提升作为他的主攻研究方向。
“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那就要倾尽所学、尽我所能坚持到底。”张伟平始终如一地坚持了20余年,多年来,无论周围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他始终如一地钟情于结构性能提升及维护的研究,不因艰难的道路而垂头沮丧,不因个人的利益而止步不前。
出国深造 开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士后研究
从武义一中毕业后考入同济大学至留校任教,十多年来,张伟平的一直坚守在这方“舞台”。“在与国外学者专家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很多方面的不足,我也比较幸运,有幸获得了一次出国深造的机会。”2006年9月,张伟平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从事博士后研究。“能有机会出去接触新领域、新动向,了解新方法、新思路,我想对今后的研究会更有帮助。”就这样,张伟平开启了在科罗拉多2年的学习生涯。
“可能是生活和工作环境不同,国内外学者的思维方式会存在差异。”张伟平说,“上世纪90年代,国外基础建设的高潮就已经过去,土木工程领域科学研究的财政投入往往没有国内多,但是他们在做科学研究时更加关注物理本质,更加强调机理研究,更加注重学科交叉。那两年,他们的这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对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建筑外型美观固然重要,但其安全性更是重中之重。正如人和动物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老去,建筑也有自己的生命,也会生病、老化。我要做的,就是为这些建筑诊断‘病因’并‘医治’,延长其使用寿命,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2008年9月,张伟平完成了博士后研究,回到同济大学,将学习到的新知识和新理念传授给下一代的“土木工程者”。
承接工程反哺科研 任何选择都是值得的
当时,就读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普遍会选择房产公司、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从事工程师的工作,最初张伟平也是这么打算的,结果留校教学成为了众多“未来工程师”的老师。“开辟一条新道路是艰难的,尤其是科研这条道路。由于缺少资金的扶持,开始的时候我们团队负责人和我会通过承接工程项目以反哺科研。”张伟平告诉记者,“虽然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任何选择都是值得的。”
作为一名教师,张伟平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对于人才培养他有自己的独到理解,他经常把自己在为人方面的经验和体会告诉学生,“感恩、谦虚、严谨、诚信”是对张伟平为人为学最贴切的写照。一直以来,无论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张伟平始终非常谦虚,他常说自己只是赶上了机遇,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做了一些发展,“要说在研究和工程应用中有些收获,应该归功于中学阶段老师的教导与培养,归功于导师和前辈们的引领与鼓励,归功于工程界和学术界同行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归功于一批优秀的学生和一个团结奋进的团队。”
在热爱的研究领域里,张伟平用扎实的功底和渊博的知识奠定了事业大厦坚实的“地基”,又凭借孜孜以求、不知疲倦的探索精神,以及他独特的育人理念,帮助更多的学生将埋藏在理想中的宏伟蓝图一点点舒展开来。
正是这份热爱、坚持和执着,张伟平先后入选了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宝钢教育优秀教师等荣誉和嘉奖。
科研的道路是没有尽头的,时代的需求推动着一代代科研人为之不懈努力,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必将赋能土木工程,迎来变革性发展和突破。“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之路很长很长,但我会一直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张伟平说。
记者:刘闪闪
编辑:王奥君
审核:何灿
监制:许军